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把“问题导向”贯穿民主生活会始终

王邦和

2018年09月10日15:0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近日,多地相继召开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和专题报告、专项检查报告深入查摆问题、剖析原因,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频频出实招,招招见实效。但不可否认,由于官僚作派、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渗透侵蚀,少数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常常以讲道理代替谈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甚至以各种问题代替思想问题,搞“一团和气”、当老好人,导致民主生活会出现了异己化、形式化、散漫化、市侩化、溢美化等“变味”,诸如此类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态,更不利于“刮骨疗毒”,长此以往,必将贻害无穷。能否解决突出问题,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必须把“问题导向”贯穿民主生活会始终。

征求意见要“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会前征求意见是民主生活会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在一些地方,征求意见只是简单的“函来函往”,有的地方是把座谈会开成了“总结会”,有的单位意见箱长期“束之高阁”,更有甚者为了完成任务而“闭门造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征求到的意见,往往是肯定性的意见“一箩筐”,建设性的意见“几度闻”,而批评性的意见 “不见人”等等。征求意见,贵在“真”。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在“真”上做好文章,变征求意见为“真”求意见。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对征求意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再认识,要把是否“真”求到意见作为民主生活会能否开出质量和开出实效的关键一步、重要一环。要端正好态度、拿出诚意来,坚持高位统筹、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力戒形式主义。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触及思想、敢于正视矛盾,不为一些批评性意见有出入而据理力争,不为一些人态度欠妥而心生怨恨,更不能因评判尖锐而太心存不满,为修身正己找到真实依据、奠定坚实基础。

查摆问题要“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如何,是评判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标尺。然而,在一些地方,民主生活会缺少“辣味”,甚至变味:有的讲问题少,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批评清淡而寡味;有的夸成绩多,批评反倒变相为表扬的甜味;还有的满腹牢骚,批评充斥诉苦的酸味;更有甚者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令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索然无味。究其原因,主要是私心杂念作祟,不愿不敢担当。如果少了有“辣味”的思想交锋和火花碰撞,就难以触及思想、触动灵魂,难免闭塞视听、麻痹神经,最终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愿意“揭盖子”、敢于“丢面子”,敢用事实说话,具体到人、具体到事,不淡化、不隐瞒、不遮丑;要敢于素面朝天,照“真容”、露“真相”,亮自己的丑、揭自己的疤、戳自己的痛,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查到位,放到桌面上来谈,虚心接受批评。当然,批评他人也要避免不痛不痒,要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真正帮助同志改正错误。

整改问题要“实”。“行百里者半九十”。整改问题是民主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如果问题不整改就永远是问题,即使民主生活会开得有“辣味”,真刀真枪地批评也充满“狠劲”,能让人“红了脸、出了汗”,但等到“汗水一干”,还是难以真正实现“排了毒、治了病”的效果。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就会涛声依旧,这样的民主生活会也就成为变相的形式主义。对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不管是涉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央八项规定,还是个人事项报告、持续纠正四风……不能只表态“要照单全收”,更应该反复对照材料,列出问题清单,深挖病源、对症下药,有的要即知即改,有的要专项整治。为此,就要分清轻重缓急,列出整改时间,拿出具体措施,建立责任台账。要明确“疗程期”,开好“药方子”,拿出“担担子”勇气,“钉钉子”精神,在落实中敢于动真碰硬,确保整改见时效、见实效,让人民群众看到问题整改的诚意和行动。

(责编:张恬恬、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