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2018年08月23日15:4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其中在“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部分,对建强贫困村党组织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过硬的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帮扶。这对各地加大第一书记选派和管理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输送“尖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人们常说,不怕摊子烂,就怕班子散;要想班子强,关键看头羊。针对一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实际,各地坚持标准,严格筛选,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吃苦劲头足、创业热情高的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注入“活力因子”,激活农村基层“一池春水”。通过发挥第一书记自身优势,拿出绣花功夫,着力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领好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多做惠民生、解民困、促发展、管长远的工作,真正成为凝聚群众的贴心人和组织群众的排头兵。
当然,第一书记既要派得下,更要干得好。作为党组织带头人,第一书记从机关到农村,不是简单的空间变换,更重要的是岗位置换和角色转换。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第一书记教育引导,促使他们甘当“小学生”,不耻下问,尽快熟悉农村工作环境,掌握脱贫攻坚策略,话能说到点子上,事能做到关键处,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切实为基层出主意、找项目、帮技术,防止急功近利,避免无所作为。通过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把“扶贫”与“扶智”统一起来,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埋头苦干中引领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
事实上,只有抓好带头人,才能凝聚一方人。发挥第一书记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服务广大群众的作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和责任考核,促使第一书记强化责任担当,排除应付思想、畏难情绪、浮躁心态,不做沽名钓誉的“稀客”,不做眼高手低的“说客”,不做走马观花的“看客”。对不作为、不尽责、群众满意度低的及时召回调整,对不敢担当、敷衍塞责、无所作为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切实解决挂点只挂名、驻村不住村、在岗不在状态的应付思想和无为心理,激励第一书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确保驻村工作帮扶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
既做到选优配强,又注重严管厚爱,是激发第一书记担当作为的重要因素。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关爱激励,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为第一书记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对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在评先表彰、提拔使用上给予倾斜,树立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不让受累者受气,不让流汗者流泪,不让吃苦者吃亏,激发第一书记在履职尽责中发挥“尖兵”作用,在担当实干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上一臂之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