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品读“杖妻拒贿”的睿智

林伟

2018年08月23日15:3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亲情眷顾,人之常情。党员干部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也有家庭,也有三亲六故,也有亲情眷顾,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眷顾必须公私分明,不能让家人擅权干政,利用特殊身份谋取私利。这是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的体现,也是党纪制度之重要规定。

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对待家庭和亲人却标准降低、要求放宽,凡事习惯于一味地迁就和照顾,甚至不惜借助权力来庇护,这是大错特错的。近年来,不少党员干部陷入贪腐的泥潭,大都与亲情眷顾有关,被别人从家人身上打开缺口。其中的原由很简单,手中有了公权力,其家人就会成为行贿、拉拢的对象。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党员干部“前门”不通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在“后门”下手,一步一步地把党员干部拉进腐化堕落的“泥坑”。即便是党员干部“前门”关的再紧,但“后门”洞开,被“拖下水”也是极容易的。

严是爱,宽是害。看好自己的门,管好家里的人,不让亲情眷顾变质变味,就要有古人“杖妻拒贿”的清醒和睿智。清代侯鸣珂在陕西为官多年,任孝义厅(今柞水县)同知时,为了赈济灾民,自家生活节俭。其厅衙小吏不甘忍受无油粗饭,向百姓索要了十斤猪油,自食五斤,将剩下的五斤暗地里送给了侯鸣珂的夫人。侯鸣珂得知后大发雷霆:“刮民脂膏,如杀我父母。百姓倒悬,尔等安享清福,不堪造就。”当即将那小吏削职为民,下令其妻退还猪油,并以受贿罪杖责四十。其妻后悔莫及,侯鸣珂斥道:“知过并非无过,不杖四十,尔不会以此为训!”侯鸣珂的“拒贿杖妻”,受到百姓大加赞颂,离任时送“仁德如春”大匾,近万人含泪相送。

想想看,区区五斤猪油,在当时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年代,根本算不上什么,如果侯鸣珂默认或装作不知道,也就过去了。但是,鼠洞毁屋,蚁穴溃堤,由此引发的后果,恐怕就不止于这五斤猪油的问题了,其“身边人”会借机变本加厉、为虎作伥,假借权势、大肆渔利,妻子儿女更会因此而贪欲丛生、借权生财,最终导致家风不正,带来家门不幸,毁掉自己的初心,毁掉自己的一世清廉,毁掉整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而侯鸣珂的“杖妻拒贿”,虽然让妻子遭受皮肉之苦,却正了“前门”,关死了“后门”,让家风更正、更清,管住了“身边人”,吓退了行贿人,有百利而无一害,值得今日党员干部细细品味,深深感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传承好这种“杖妻拒贿”的睿智,在情与纪、情与法的取舍上,理顺好排序,不仅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也是对家人最大的爱护。当然,传承“杖妻拒贿”的睿智,并不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对家人特别是有过失的家人都来了“杖责四十”,而是在亲情眷顾的表达上,要情不越法、情不越规、情不越纪、情不越德,管好家事,立好家规,勤打预防针,架起高压线,净化家人的亲属圈,引导和教育家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守住公与私分隔线,决不纵容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真正做到修身正,教子正,持家正,立业正。这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条件和能力。否则,一旦成为“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主角”,后果不言自明。

(责编:张恬恬、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