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不舒服”莫成“不作为”借口

周丽云

2018年08月08日08: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些年,当干部不自在、不舒服成了新的话题。有的总感觉有些不适应、不习惯,有的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挺一挺、熬一熬就过去了,有的有一种抵触、无奈和逃避的情绪,奉行“干点意思意思,干完没啥意思”的法则。(8月6日人民日报)

“不舒服”“恼火”,恐怕是时下干部嘴边的高频词。的确,工作要没日没夜地干,干得不好或没按时完成还有可能被问责;面对的群众诉求千变万化、遇到的信访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尤其“伤脑筋”;作风纪律要求严之又严,钱不能乱发、饭不能乱吃,各种纪律约束“捆绑着手脚”……相对于以前“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清闲日子,现在干部的工作确实令人“很不舒服”。

在“不舒服”情绪的影响下,一些干部便“耍起了花枪”。有的出工不出力,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劳而无功;有的“以时间换空间”,凡事“拖”字为上,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只做领导看得见的工作、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却敷衍塞责。“不舒服”,一时间俨然成为一些干部“为官不为”的借口。

客观而言,改革发展、信访维稳、扶贫攻坚、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风险防范等等,都可能面临让人头疼、闹心的事,干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风险和问题前所未有,确实很不容易“舒舒服服”干成一件事。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将我们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广大干部走出工作的“舒适地带”,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担当作为,在实干苦干中为党分忧、为民造福。

其实,干部的不自在、不舒服,除了纪律规矩的约束,一定程度上还和自己能力素质提升不够息息相关。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靠惯性推动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行不通,焦虑、“不舒服”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为此,干部只有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才能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也才能有所作为、不负群众。

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历来是为官的本分。与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作出的牺牲、洒下的鲜血相比,当下干部面临的一些“不舒服”其实算不得什么。因此,“不舒服”绝不应成“为官不为”的借口。只有干部多一点“不舒服”,党和国家的事业才多一份发展壮大,人民群众才会对我们党多一份信任和支持,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