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凤梅
2018年07月03日13:46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近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蔚然成风,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与视野挖掘其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是真正落实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要求。笔者作为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对音乐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课程思政”,让音乐课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谈几点认识。
之一:音乐中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密码,在音乐素质教学中不断地解开这文化密码,就是让大学生接受文化洗礼,不断培养爱国情怀,加深思政课程中爱国主义理念教育。
我们在《时代强音——国歌》这一专题教学中设计四个教学环节:播放不同国家国歌奏唱的视频;回顾我国近代历史上国歌的演绎进程;分析我国现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怎么来理解与唱好国歌。
国歌是国家尊严的标志,反映出民族的心声和意志。课堂中学生感受来自不同国家的国歌,这些歌曲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折射出不同国家走过的特定道路。回顾我国国歌产生的历史进程,大家非常真切地感觉到国歌一路走来,实际上就是一部国家和民族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发展史。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们的国歌,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的曲式风格,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刻不愿做亡国奴的“怒吼”。从调式调性来看,《义勇军进行曲》选用的是G大调,表示着激奋、动感和奔放;拍号是四二拍,典型的进行曲风格,强弱拍子力度对比鲜明,使人精神振奋;旋律音程中四度跳进是宽音程的运用,国歌以短长歌的四度上行呼唤式进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句道出了亿万人民同仇敌忾的心声,庄严地推出了歌曲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战斗性。节奏上,前奏中激越的号角声和曲调中富有战斗性特征的连续附点和三连音节奏型显示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后半拍的起唱和前半拍的休止均有强烈的吸气感,营造出群情激奋的气氛,整首歌曲的节奏基本遵循汉语言的节奏,与G大调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有机结合,使得民族风格稳定、曲调明朗、具有阳刚之气且易于传唱。因此,在演唱时,既要求大家把握好歌曲庄严的进行曲风格,每个乐句的起止都要充分,又要把歌曲的“战斗性”与内心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声音越响越强越好”。同学们既了解国歌的乐理知识,又知晓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承载的文化意蕴,当他们再次面对自己熟悉的国歌时,不仅可以感受民族时代的脉搏,更会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愫。
之二:音乐中蕴含着对理想追求的始终如一,在音乐素质教学中,不断地去品味国内外音乐大师的成长故事和代表作的魅力,就是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信念有追求,进而自觉奉行和坚守,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养成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无须任何语言,可以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其鲜活的现场感与强烈的震撼力是普通说教所无法比拟的。譬如,在肖邦作品赏析的课堂中,主讲老师先邀请钢琴家现场演奏肖邦的钢琴曲,大家聆听肖邦创作的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其中,前奏曲的热情堂皇、夜曲的细腻情感、玛祖卡的趣味性、练习曲的凛冽悲壮、叙事曲的色彩鲜明、情感深厚,波兰舞曲的刚毅庄严、波澜壮阔,都让人感受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内心情感中的热烈与忧郁。主讲老师引导大家学习肖邦的生平,诠释出肖邦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在面临困境时坚忍不拔的人物形象。肖邦年少时离开祖国波兰,在波兰被入侵后,因为不愿当亡国奴,后半生再也没能踏上故土,直至39岁客死他乡。“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肖邦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的范畴,成为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音乐大师的作品和人生都让在场的大学生们感动不已。 2015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通过对肖邦作品的赏析,大学生感受的不仅是音乐的魅力而同时收获理想信念的教育和高尚人格的影响。
之三:音乐中蕴含着合作、协调与和谐,在音乐素质教学中,不断地让大学生去体验与领会一个音乐团队中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力量之所在,就是让他们在生活中培养对他人负责对团队负责的意识,塑造与团队和他人沟通合作的习惯,从而升华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总体而言,缺乏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而合唱艺术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和谐,所以在音乐素质教学过程中,把组织合唱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首先,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一支好的合唱团队,并非每个队员都有一副好嗓子,而是依靠整体的力量去达到最好的效果,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部相互融合。有些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因怕别人干扰自己,致使自己无法唱准自己的声部,因而常常大声喊唱,力图用自己的声音盖住别的声部,导致整个合唱团的声音听起来刺耳,声部不协调,像吵架一样,这是合唱中所不允许的,合唱形成动听的乐章正是各种声音在磨合中达成的。其次,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善于与他人合作,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灵与感觉的默契。这样一个彼此交融配合的过程,大学生们在合唱过程之中体会到什么是担当与责任。团队之中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独唱演员,但他们每个人作为一分子代表团队参与音乐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独立“打天下”,长期的合唱音乐熏陶,不仅仅是音乐素质的磨合,同时也是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培养的过程。合唱艺术本身也由追求声音的和谐,深化到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最后达成整个社会的和谐。
之四:音乐中蕴含着尊重、秩序和礼仪,在音乐素质教学中不断地让大学生去遵循这些规则和要求,就是让他们在生活中遵规守矩、崇尚仪式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全程育人的目标。
音乐素质教育中要强化仪式感、敬畏感的教育。目前,无论音乐会在豪华剧院里还是在学校的音乐厅, 音乐会礼仪的有失规范比比皆是。有人将这种现象和随意闯红灯、公共场合喧哗、随手扔垃圾,嘲讽为当下中国缺失的“现代文明”。
这种说法虽夸大其词,但到音乐厅欣赏音乐会,不单纯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陶冶性情和培养社会礼仪的实践,所以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我们坚持把音乐会礼仪譬如规范着装、预先熟悉曲目、准时入场、安静倾听不得制造噪音、不使用闪光灯拍照、按照音乐节点鼓掌、安静有序地退场等从习惯养成上去正确引导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大家把尊重演出、遵守规矩、崇尚礼仪变成常态,摒弃那些不文明、不可取的行为习惯。
近期,一些年轻人在成都地铁站逃票事件受到不少网民谴责,逃票现象的出现亦是规则意识缺失的一种表现。当代青年人思想开放、崇尚自由,但自由不是法外之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加强青年人的规则意识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在音乐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教学探索,不断地挖掘思政教育的资源,让“课程思政”中思政教育的目标落在实处。
(作者单位:温州城市大学)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7期)
相关专题 |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