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肖伟光

打造幸福中国,心理学如何作为?对话彭凯平教授

2018年06月26日09:0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如果要追问,究竟什么是幸福,很多人可能都答不上来。有人言,过去二百年,人类的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但人类的幸福感却有所流失,这是为什么?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心理学应当起什么作用?如何打造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积极心理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对心理学的洞见。

彭凯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

思享者:对幸福二字,人们总是充满期待。习近平同志的“幸福十谈”包括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幸福、团结的幸福、和平的幸福、蓝天的幸福、平安的幸福等。在您看来,幸福到底是什么?

彭凯平: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积极心理学从科学的角度将幸福定义为“有意义的愉悦体验”。这个定义给出了幸福三要素:体验、愉悦、有意义。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我们能切实感受和体会到的心理活动。并且,幸福是一种正面的愉悦心理体验。它有积极的外在表现,也有神经生理的基础,是人能够辨识出正面价值的体验。

 思享者:提升幸福感、让幸福感爆棚,是所有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目标,但是也有人言,人类的幸福感在过去的二百年有所流失,您怎么看?

 彭凯平:

 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首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在以往的乡村社会中,人们基于血缘和地缘生活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融洽。而到了现代工业社会,农村在不断城镇化,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人们常常感到漂泊、孤独、缺少温暖。其次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上世纪占据主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被过度解读,用来强调人际、国际间的博弈甚至斗争意识。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了人类沉痛的教训,也促使人们反思战争的成因和后果,反思积极人性的丧失,积极心理学由是兴起。

思享者:如何才能提升积极情绪、增强幸福感?

彭凯平:

从个体层面来看,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每时每刻都充满“正能量”。暂时经历失落、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也要学会自主引发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汉武帝,被判处宫刑,因为想到要完成父亲的未竟之志,他在狱里撰写了千古名著《史记》。《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作者是歌德,他在失恋时创作了此书,为后世开创了一个壮丽的新境界。

积极情绪的提升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所以知道积极心理学后还要去做。我经常讲“五施”,即颜施、心施、眼施、身施和言施。“颜施”就是通过面容表达正向情感。一个简单的微笑,既愉悦自我又感染他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发自内心微笑的人在事业和人际关系上都有更好的表现。所谓“心施”,就是用心去感受。生活是一场修行,沿途有功名利禄,也有湖光山色。很多人可以一心为了欲念汲汲奔走,却并非每个人都能有心赏云岚、听鸟鸣、闻花香。用心,才能够沉浸而忘我,才能练就善于发现善良、美好的“慧眼”。这就说到了“眼施”。你有多久没有注意过上班路上的景和人了,有多少次没有留意过爱人换上的新装以及孩子脸上的兴奋?别再老想着自己的工作任务,将生活中的变化和美拒之门外了。再就是“身施”。幸福来自于行动。跑半个小时的步,去户外游玩,都能让大脑分泌出积极的化学激素,让你感到开心。行善也是一种行动,它会让你体会到伟大的意义感。最后,幸福不仅是“做”出来的,也是“说”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言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我们通过语言理解概念内容,体验其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和情绪。对于“幸福”来说,“言”与“行”是并重的。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提升国民的幸福感,要重视美育,培养人们的感性、悟性、灵性和德性,积极发现和品味身边的美好。此外,要将国民幸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幸福经济学主张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过多的金钱不能带来更多的幸福,除非这些钱能用于丰富我们的体验或增进与他人的联系。因此,国家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养老等幸福产业。最后就是发展科技,让科技成为谋求人民幸福的重要手段。

思享者:事实上,以往的心理学派很多从负面立论,积极心理学具体内容有哪些?与其他心理学流派有什么区别?

彭凯平:

以往的心理学派很多从负面立论是有历史原因的,比如对心理学影响巨大的弗洛伊德本身是一个精神病学家,他的理论基于对病人的观察。此后兴起的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都将人像机器一样对待,对人性的认识也是比较消极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才倡导,心理学要更多地关注正常人、积极的人,而不是总盯着有着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此背景下产生,它研究的是哪些心理因素会让人们活得开心健康。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假设不同。消极心理学假设人都容易得心理疾病,心理正常反而是意外;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心理问题,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暂时的负面情绪是可以调整的。第二,研究的主题不同。消极心理学研究自杀、抑郁、焦虑等,而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道德、感恩等。第三个,也是最根本的不同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天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进化优势。动物没有人的复杂情感和道德,没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消极心理学强调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思享者:中国积极心理学如何才能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如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彭凯平:

中国积极心理学发展要走自己的“四化”道路,就是世俗化、中国化、现代化、科技化。我们现在的积极心理学还是太抽象,对普通大众来说很陌生、很深奥。要想真正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我们的学问还得世俗化,真正做到“接地气”。具体来说,在理论表达上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接,使之易于被理解和接受,而不是故作高深地使用一些生僻的翻译,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有学问。另外,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手段特别是科技手段,切实增加人民的幸福体验。这就是“现代化”和“科技化”。

对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国化,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学和积极心理学结合起来。它们有很多类似和相通之处:心学强调“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本善;心学强调人类的“良知”,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类的进化优势是我们的积极天性;心学强调“知行合一”,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概念和文化可以反映在身体行动上;心学强调“至善”,积极心理学提出人有“天然道德”。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学和积极心理学有三种关系,即相互之间的借鉴、交融、共创。积极心理学可以从心学中获得理论上的启发,心学可以从积极心理学中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证明。 所以,我们要好好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智慧,籍以推动积极心理学的创新性发展。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享者工作室肖伟光出品,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逯芝璇对此文有贡献,谨致谢忱 )

(2017年12月29日视频采访 文章由作者提供)

(责编:孙爽、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