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扬
2018年06月05日14:05 来源:党建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打破了世界对西方发展模式的盲目崇拜和路径依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局面作出了示范。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绝不仅限于中国,它还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出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实现途径
作为一个人口约占人类五分之一的超大规模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无先例可循。同既有的一些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没有对外侵略和扩张、没有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没有牺牲他国利益、没有掠夺海外资源、没有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完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改革创新,探索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外部世界保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现代化模式。这条道路迥然有别于近代以来一些国家通过海外殖民和扩张实现现代化的模式,既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其他想要加快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在于要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如何更好地在更多国家及其人民中分享。经济全球化如果加剧全球经济不平等、不均衡的趋势,必然会引发更多的焦虑和冲突。而中国的参与和贡献,赋予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更多包容开放的特点。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减贫脱贫领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显著改变了国际经济力量对比不均衡的状态,极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逆经济全球化思潮兴起,中国同有关国家一起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共享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同外部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会建立在损害和剥夺别国发展利益的基础上,更不会关起门来同外部世界相隔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从昔日“中国的大门要不要打开”的困惑,到今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承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实践,改变了国家面貌和民族心态,也为世界提供了独特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上,中国提供了一套既有自身特色又有一定世界借鉴价值的制度体系。正在发展和走向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一个同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化政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不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中国的制度体系在国际比较中凸显出显著特点和优势。在根本政治制度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这一制度既能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在政党制度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和优势,也能够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在实现多民族和谐团结上,我们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为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有益参考,对那些引入竞争性选举制度而导致民族隔阂乃至国家分裂的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政商关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从根本上避免了西方国家出现的资本攫取和控制政治、进而使国家发展走上以资本为中心的道路弊端,从制度上有效保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制度体系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中国不会输入别国的制度,也不会输出自己的制度;中国讲制度自信,并不是要去否定别国基于自己历史和国情选择的制度,而是强调不同制度体系应该相互尊重。在密切交流的世界中,各国的制度体系可以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学习和互鉴中共同发展,以提高各自国家的治理水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出一条既维护自身独立又同世界和平共处的外交发展道路
一个国家好的发展道路,离不开正确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特色外交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部分。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通过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外交关系,同国际社会保持有效合作,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思考并洞察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5年多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入联合国决议,“一带一路”从愿景走向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转化成国际行动……中国外交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责任和担当。5年多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展道路的内涵日益清晰。在国家间关系上,倡导构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坚持亲诚惠容、亲诚真实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反对以强凌弱的大小国家关系模式。在全球治理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把自身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将自身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统筹起来,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民主化。在文明交往上,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实现不同文明的并育不害、并行不悖、和谐共生。在政党交往上,中国共产党按照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处理同其他国家政党之间的关系。这种党际关系的交往原则,有助于避免旧国际关系中大国利用他国多党政治的矛盾而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中指出,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颠覆现有国际体系,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按照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逻辑,国强则必霸。中国特色外交道路打破了这一霸权逻辑,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成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17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成功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破解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力挽狂澜,革故鼎新、开拓进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而纵观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弊端丛生,中国之治与世界乱象形成鲜明对比。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出苏东剧变导致的低谷,而且重塑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必将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