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筑牢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石”

江宇

2018年05月30日15:0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重要转型时期,而转型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推动,呼唤创新人才竞相迸发贡献智慧,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培育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沃土,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筑牢“人才基石”。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才理念、政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不仅仅是人才的质量优劣,同样影响改革创新的推进力度和水平高低。从很大程度上来看,高端人才缺乏是我国在推进创新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尽管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但人才评价不够精准、人才管理不够顺畅、人才激励不够有效、人才环境不够优渥等问题,仍是制约改革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突出人才的战略资源地位,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紧盯问题、破除壁垒,坚持把选好管好用好人才作为发展之基,积极引导广大人才投身改革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创新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有其特定的规律,只有牢牢把握人才发展规律、改革创新规律、科学研究规律,坚持按规律培养、照规律发展、依规律办事,才能使人才辈出、活力涌现。然而,无论是人才管理中的“官本位”、行政化倾向,还是人才评价上的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现象,皆与人才发展规律相悖。这就必须破除人才评价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片面评价标准,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来评价人才,用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来识别人才,既看人才当前贡献、又看人才长远发展潜力,既观人才现有能力,又观人才未来发展空间,让人才用实绩来说话、以能力论高低。要探索构建符合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着力拆除阻碍创新要素流动、创新成果转化的“围墙”,给予创新人员更多自由的研究空间,把人才从“繁文缛节”和“无穷的报表和审批”中解放出来,切实解决创新成果申报难、转化难、收益难等问题,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不拒众流,方可汇聚成江海。无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梦想,都离不开人才这个核心要素。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路、广纳天下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既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引进一批发展所需的急需紧缺人才;又注重孵化培育,培养储备一批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还要弘扬工匠精神,发挥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带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根基。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不会无缘无故聚集,必须有一个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几分,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竞争等机制,始终如一为人才成长培植沃土、提供环境、搭建平台,大力在创新创造过程中培育凝聚人才。同时,要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使人才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支持、创新成果得到保护,不断增强人才幸福感与获得感,让人才开展创新活动无后顾之忧,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