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给政务新媒体“瘦瘦身”

何浩民

2018年05月25日15: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日前,多位微博用户吐槽,收到某镇人民政府的官微推出的雷人私信——铺天盖地的卖鞋广告。近年来,政务新媒体运维与服务出现“跑偏”和“失焦”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政务新媒体亟待提升含金量,实现指尖上的“有话好好说”。4月出台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对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实行“关停整合”机制。(5月24日《人民日报》)

互联网大潮之下,各地各部门建设政务新媒体的热情都很高,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官微”、公众号等等,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务资讯和服务,这本是一件与时俱进又便民利民的好事。不过,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务新媒体,却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大到市、区,小到街道、社区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政务APP、微信公众等,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一些地方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建设和推广,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部分政务新媒体下载难、功能不完善,有的内容空洞、毫无新意,还有的重复建设、用户不多……同时,维护这类新媒体的运行又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导致部分政务新媒体在后续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例如,个别政务新媒体口无遮拦的“神回复”,就是由于维护管理不到位,管理者对网络环境不熟悉、对网络语言驾驭不好导致的,不仅削弱了政务新媒体的权威性,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对政务新媒体而言,“质”比“量”更重要,如果只任由其“野蛮生长”,又缺乏规范管理和后续维护的话,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结局很有可能像个别政府部门的“僵尸网站”一样,做完样子后沦为摆设。因此,对一些重复建设、运营管理不善的政务新媒体进行有计划的关停整合,通过“瘦身”实现信息的互认共享、功能的优化融合,不仅能够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更有助于政务服务的规范与统一,增强新媒体权威性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当然,政务新媒体“瘦身”之后,更需要的是“健身”。尤其是在后续运营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专业管理人员配备,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素质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实施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着力打造安全、准确、及时、可控的政务新媒体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发挥网络互联互通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优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腿”,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为便捷、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政务新媒体服务对象是群众,建设和管理的落脚点应该是在群众需求上,只有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贴近群众,推出符合群众需求的资讯和服务,才能获得认可和“点赞”。

(责编:孙爽、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