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到:

官微自动托管是把责任“外溢”

杨开华

2018年05月08日14: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这居然是群众在政府官方微信上咨询时收到的反馈?近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的官方微信出现了如此“牛气”回复,让网友“惊呆了”。对此,该微信平台第三方运营机构表示,此次“意外”系“系统自动回复”所致。(5月6日人民网)

地方政府部门主动开通微信,增加与民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是政民互动的重要补充、便民利民政策的落地之举,本应给点掌声。可是,个别地方热衷开通官微,却不注重日常打理,甚至把维护工作托管给“第三方”,自己反而当起了“甩手掌柜”,好多事都不亲自干。这种“出钱买服务”模式,是把自己的分内之事有偿转嫁给他人,虽不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却是典型的责任“外溢”。

官微搞自动托管,主要还是个别地方冲动搞政绩、“赶时髦”,重建设轻管理的“衍生品”。官微开通容易,但之后管理维护工作却相当繁琐,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普通工作人员难以胜任。而且,网民随时可能问这问那,对工作人员的精力消耗也相当大。为此,有的地方只图方便,出钱买轻松,直接将相关事宜交由专业公司来处理。这种官微,虽然披着官方的“皮”,干着为人民服务的事,却并非公职人员在干,应尽的义务早已交给了别人。

官微自动托管,虽不用担心技术上的维护难题,但如何与网民正常沟通、解决烦忧,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矛盾化解能力等等,都使得网络运营商倍受考验。一旦托管双方出现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必然影响到官微的正常运行。池州市贵池区的官微“神回复”,“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便是一个典型的缩影。

退一步来讲,“互联网+政务”虽是服务于民的努力方向,但是否开通官微,主要还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意愿,并未强制大家蜂涌而上。有条件、有需求的地方,可以大胆先行先试,不具备基础条件的地方,完全可以暂缓开通,待时机更为成熟,因地制宜再落实。主动揽上官微这个“烫手山芋”,就要尽责到位,使其发挥作用,而不能因自理困难,或不想管理而变相推出去。

官微也是当地政府部门的“门面”,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过程中更应该谨小慎微,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安排有责任心、有本领的干部负责管理,及时响应群众的问话,满足需求,才能真正起到正面效应,提升当地政府形象。毕竟,只图自己轻松,交给别人托管的责任“外溢”行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容易出事情。这一点,已经有了很好的事例证明。

(责编:孙爽、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