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邬江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后网信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8年04月23日14: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网信军民融合,必须在新的时代坐标系下思考和谋划。

一、新动力: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至今,已经有36年时间。这期间,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后工业化时代逐步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国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信息技术后进国家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从信息网络的萌发期、爆发期逐步走向健康发展期。时代变化是社会矛盾转化的客观前提,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是这一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迅速进入世界前列,这为社会矛盾转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回顾走过的路,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我国在高性能计算、先进通信技术、网络安全防御等技术领域已经或正在实现“弯道超车”,军队信息化和新质作战能力正在逐步形成,中国主导的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和核心要素。

(二)网络信息技术建构了人民美好生活新内涵

新时代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已不仅仅限定于“温饱”,而是更加多元,需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更加美好”的出现,几乎都来自于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信息网络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全新的诠释和加持,更加快捷、安全的信息网络,加快了人们美好生活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刷屏”速度。

(三)网络信息技术平滑了新旧社会矛盾转化期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社会矛盾就会平滑演进;用得不好,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爆发,中东、北非的“颜色革命”就是真实写照,“数字鸿沟”、“网络霸权”、“信息制衡”最终导致国家和人民的巨大灾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信工作,强力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变革,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牢牢掌握了网络发展的主动权,网络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动力,成为更好造福人民的新空间,为新时代网信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课题:网信事业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让信息网络更好地造福人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网信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

(一)必须致力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所谓获得感,就是实实在在得到的东西,任何美好的生活,得到才是硬道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落实到网信领域,就是要认真思考如何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如何让人民的综合体验更加舒适、如何让人民的数字消费更加合算、如何让人民的交流更加流畅、如何让人民获得更多美好需求的途径更加广泛、如何让时间空间不再成为影响“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壁垒等一系列新的课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方向。

(二)必须致力于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幸福更加偏重于精神层面,网络社会的发展以信息传递的扁平化打破了社会管理的层级化,人们在精神层次的追求更加丰富,对幸福的要求更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落实到网信领域,就是要认真思考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交流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如何让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奋斗中国梦,如何利用网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如何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扬,这些新的课题,需要从技术、管理、社会工程学等不同维度去研究。

(三)必须致力于保障人民的安全感

据有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公民最大的不安全感来自于网络,网络空间不法行为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根本性问题远远没有解决。人民有安全感,才能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底线、硬标准。对于网信工作,就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向安全领域聚焦,认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便利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捍卫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如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如何把国家大安全和人民群众身边的“微安全”有机统一起来、为人民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安全保护,如何提升军事网络信息体系的内生安全能力等等新课题,网信领域必须率先走出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生活安全的新路子。

三、新路径:网信军民融合应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示范性贡献

习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军民融合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网信军民融合作为网信领域的先发之地、重中之重,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让网信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

(一)自上而下顶推体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相继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正在逐步构建网信军民融合领域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当前,就是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网信领域率先破除军民“二元分离”、“多头提需求、分散搞对接”、信息“孤岛”、技术“藩篱”、人才“画地为牢”等沉疴顽疾,率先形成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工作运行体系,迅速将自上而下的体制优势转化为自下而上的行动优势,形成信息强军和网络强国两大发展战略双向拉动、同步发展、互为支撑的良性态势。

(二)以点带面驱动模式创新

网信军民融合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新起点上推进新发展,需要一个集中汇聚的爆发点。孕育和形成这个爆发点客观上需要两个重要载体,一个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载体,需要加快推进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的筹组进程,使之成为网信融合的一面旗帜、军民融合的一个桥梁、政企融合的一个平台、架构融合的一个样板;另一个是培育新发展模式的实践载体,需要打造一个具有相对宽松政策机制、多元灵活退出机制、区域或地缘优势明显、敢于包容和宽容失败的网信领域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在军民融合重要领域高效、协同、安全转换,在实践中加快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压茬推进加快制度创新

现阶段,制度创新要采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的方式加快推进,一方面要注重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解决制度的适用性、合理性问题,让制度建设先行一步;另一方面,要做好各项制度的衔接、优化、配套工作,解决制度的协调性、连贯性问题,在集成创新、形成综合体系优势上下功夫。在立法修法层面,要加快综合性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在网信领域专业法律法规中补充完善军民融合的内容;在标准设立层面,要统一修订、综合考量网信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事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军用标准;在配套制度层面,统合完善与网信军民融合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价格形成政策、投资融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增强军民融合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力。

(四)压强突破带动技术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这为网信领域技术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综合当前和一段时间军民两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网信技术创新可以围绕“促发展、强安全、求颠覆”的思路加以推进。在促发展方面,可以在太空网络技术上先行谋篇布局,加快推进天地一体化网络重大专项建设进程,尽快获得天基网络全球可接入的信息服务,迅速形成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在强安全方面,要以发展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防御技术为先导,形成“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的网络空间积极防御态势,以创新思路扭转攻守失衡、塑造战略均势,以“构造决定安全”的鲁棒性技术抑制针对目标对象漏洞后门等的不确定扰动影响。在求颠覆方面,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拟态构造和大数据技术的有效结合,力争形成新的技术爆发点。

(五)不拘一格促进人才创新

人才是第一资源。网络空间打的不是“人海战略”,而是“人尖战略”,不但要求一定的人才存量,更要求人才的“创新智商”、“创新情商”、“创新毅力”。要建立特殊的评价制度、薪酬制度、军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打破体制对人才的禁锢,让人才流动起来,让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活跃起来,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军民融合新格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军地协同措施,发现、选拔、培育领军帅才和攻坚克难将才,打破江湖门派、论资排辈、补水追肥的固有套路,探索建立“揭榜挂帅”的人才竞争模式,让前瞻性军事需求引领创新方向、让有思想者来提出问题,让千千万万的企业和“敢作为、愿作为、能作为”的社会英才来登台打擂、担当创新先锋官,在实战、实践中吸引、选拔、考验、锻炼人才,让人才发展为网信军民融合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网信军民融合》2017年10月刊)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信军民融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