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大数据战略是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的着力点

王世伟

2018年04月23日14:1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将建设网络强国与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并列,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网络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十九大后举行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特别强调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视野和战略谋划,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指明了着力点和路线图。

一、我们已进入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交叉汇聚、共同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呈现出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计算、万物赋能的新形态,几乎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物物互联、人物互联、人人互联极大地扩大增加了数据足迹,爆发性增长的海量数据成为当代信息社会最具特点的新标志,数据全面感知、数据海量集聚、数据精准计算、数据智慧分析、数据资产认知、数据驱动发展,这些以大数据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全新态势构成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文明进入了大数据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中国和全球互联网和宽带的发展,大数据发展新阶段正在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特点。

据国际电信联盟《信息与通信技术事实与数据2017》报告,从2012年至2017年的五年中,全球宽带服务速度不断升级,国际互联网带宽从2015年到2016年增长了32%,移动宽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固定宽带,全球移动宽带订购以平均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这些因素导致了大约一半的世界人口能够接入互联网和更高速度的宽带服务。2017年全球青年(15岁-24岁)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在104个国家中有超过80%的青年人口使用网络,在上网的8.3亿青年人中,有3.2亿(39%)在中国和印度。世界互联网统计网站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6月30日,世界总人口约75.19亿,使用过互联网的“网民”(Internet Users)已达到38.35亿,全球互联网的渗透率(Penetration Rate)为51%。 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信息化全球排名也呈上升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报告,中国信息化全球排名从 2012 年的第 36 位迅速攀升至 2016 年的第 25 位,首次超过二十国集团的平均水平。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和网民数的急剧攀升进行了点赞:“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随着网民数、手机上网数、上网时间数的上升,信息数据量剧增,为人工智能时代创造了信息数据的基础和环境,对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社会治理、国家管理、文化事业、国防外交、人民生活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诚如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全体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中所指出的,当前互联网有3个成长动力:算法、算力、数据。中国互联网独特的地方是,7亿网民说同样的语言,遵守同样的法律,产生统一规则的数据,可以推动算法的创新,从而促进算力的提升。从金融到房产、教育、医疗等,都会因人工智能而发生变化,这是个伟大的时代,人工智能堪比工业革命,期待能给每一个人带来新的惊喜。

二、大数据战略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动能

早在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视察中国科学院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曾深刻揭示了大数据对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战略作用,指出浩瀚的数据海洋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石油资源,蕴含着巨大生产力和商机,谁掌握了大数据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资源和主动权。这正是网络强国目标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的态势分析,大数据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动能,成为全球各国科技和产业竞争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制高点,成为各行业创新转型的新空间和新范式;与此同时,巨量和普遍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问题呈频发态势,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大数据战略与网络强国目标是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大数据战略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动能,而网络强国目标将进一步助推大数据战略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十九大闭幕后,2017年12月上旬,习近平在三次讲话和贺信中均同时提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12月3日,习近平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共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2月8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些论述都反复强调了大数据对于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强调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十六字方针,即“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这正是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新征程中所要秉持的发展战略。审时度势,就是要登高望远,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大数据的战略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知。精心谋划,就是要运用世界眼光和未来视野对大数据发展进行战略设计,确定战略目标、实施方略和政策路径。超前布局,就是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力争主动,就是要把握信息化发展进入大数据新阶段的时间窗口,充分发挥中国网络大国的优势,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大数据战略发展和网络强国之路,并为全球网络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主张。

三、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六大着力点

如果说,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那么,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正是建设网络强国的着力点所在。对于如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习近平提出了“六要”的具体部署和路线图。

一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习近平在全国政协2018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走在时间前面,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十九大召开之后不久,国家工信部于2017年12月发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落实此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行动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培育智能产品;突破核心基础;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构建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这些新举措正是体现了“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的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方针。

二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数字经济已成为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形下,数字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杠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9%,占GDP比重超过30%。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用户突破11亿,居世界第一,光缆线路总长达304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数字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一批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重塑创新格局。中国在制造业、消费等领域都正在发生“数字蝶变”。据统计,2016全年美国移动支付规模是1120亿美元,而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达5.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近50倍。中国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发展迅猛,很可能会成为全球第一个建成“无现金社会”的国家。根据预测,2035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将达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将推动中国工业制造深层次变革,构建更敏捷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正是历史赋予中国发展的历史契机。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催生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基因突变和全新转型,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趋向中高端。2016年20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我国推动制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数字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大数据新阶段带来的改变不仅在经济领域,也为国家管理开辟了新途径,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大数据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平台服务。这里需要转变大数据新阶段的思维模式,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一样,都是依法治理的空间,我们应通过大数据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使数据海量增长的人类共同家园的互联网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

四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数据的创新被誉为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作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并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习近平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了民生改善问题,指出:“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因此,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路径,也有无限发展的新需要和巨大空间。如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和医疗、互联网异地办理身份证和异地医保、基于互联网和互连互通技术的智能养老、大数据和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防范和保障、大数据环境数据监测,等等。

五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建设网络强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中,既要将大数据的正能量发挥到极致,也要预防和规避其负效应,这里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数据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成为习近平网络观的至理名言。

大数据所引发的数据安全已成为大数据创新中的现实难题。近年来,国内外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乃至亿级的数据泄露成为常态。据《科学美国人》报道,2017年中发生了多起重大的数据泄露事件,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19亿条记录被泄或被盗,比2016年全年总量(14亿条)还多。如何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发展大数据战略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我国如何加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好数字经济的“地基”、如何探索更优的信息共享和互信互认机制、如何守住安全底线,这些都需要在创新中探索解决。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数据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并正在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从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还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把国家数据安全的“命门”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改变信息系统各个领域让国外企业一统中国市场天下、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并存在木马和漏洞以及后门等严重安全风险的局面。令人可喜的是,这样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如新近诞生了基于“天玥”系列计算机产品、“天熠”云平台的中国航天科工商密网——这是截至目前国内最大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被业内专家誉为国内实行网络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替代的典型。同时,在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发展中要坚持开放创新,在不断与高手过招中提升发现自身的差距,以提高自己。如中美双方2017年12月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促进了世界卫星导航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标志着北斗和GPS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信号兼容使用,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精度,更好地服务全世界的用户。

六要提升各级管理者的数据素养。

在大数据发展的新阶段,各级管理者应实现从提高信息素养到提高数据素养的转变,这里讨论的数据素养较之以往的信息素养内容更新、更全面。数据素养应包括安全意识、网络技能、数据计算、智能伦理等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是大数据新阶段迈向网络强国目标新程征中对各级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奋力开创网络强国新时代必须坚持的方针政策。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从各级管理者而言,既要善于总结以往的管理经验,更要顺应网络覆盖、数据驱动、智能一切的发展趋势,还要积极适应并把握大数据算法给管理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在大数据发展的新阶段,凭经验和规律进行管理的理念已经不合时宜了,一成不变的观念已经难以胜任当下的各项管理工作,需要用经验、规律、算法的综合素养作为新时代科学管理的新思路。

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是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的新蓝图和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正在崛起的网络大国,我们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砥砺前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奋力开创大数据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局面。(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孙爽、刘圆圆)
相关专题
· 《网信军民融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