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抓统筹 强基础 拓平台 求创新 奋力开创新时代甘肃网信事业新局面(下)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 梁和平

2018年04月23日13: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五、提升新动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尤其是在高性能计算、先进通信技术、网络安全防御等技术领域已经或正在实现“弯道超车”,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和核心要素。

我省突出打造“互联引擎”,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全国率先建立电子政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并制定相应工作机制和制度,推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和业务应用开放协同共享,组建甘肃省电子政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甘肃省电子政务专家库,统筹全省电子政务发展。积极参与工信、交通等相关部门信息化政策规划制定,协调研究重大信息化项目。协调推动“宽带中国”、“宽带乡村”、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和农村电信普遍服务建设,在西北五省区率先建成“全光网省”,全面实现光纤到户,全省95%以上行政村实现4G网络覆盖。协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举办新型智慧城市暨新媒体白银峰会,为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营造发展环境;以甘肃一卡通为抓手,打通信息惠民最后一公里,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路”,带动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加快我省数字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8日专题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制定我省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甘肃省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积极谋划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芯片、智能传感器、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在我省的战略布局,组织实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智慧城市和集成电路产业等重点专项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壮大信息产业规模。加快实施涉密领域和重要信息系统领域国产自主可控替代工程,在党政军机关、重点行业、高等院校等推广应用国产信息技术设备。改革科技研发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建立关键技术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和产业主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组建核心技术和产业联盟,打造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构建生态链,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落实财税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网信企业境内上市,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网信企业的投入。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建数字经济研究院,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完善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等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建设辐射西北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和创新推广中心,在有色、冶金、装备等制造企业实施制造设备和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千亿元智能装备产业链。落实《甘肃省深入“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和《甘肃省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交通物流、健康医疗、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鼓励发展分享经济,促进跨界融合创新,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推动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过程信息化,加快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快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和金昌“紫金园”大数据产业园等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交易试点和信息经济示范区落地甘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加快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构建网上丝绸之路高速通道,建设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造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的黄金通道。

要进一步建设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市政、公路、铁路、电力、民航、水利等规划建设的衔接,加快电力、民航、铁路、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管理和智能化建设。深入实施“宽带中国”、“宽带乡村”、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和农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推进兰州新区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增强空间设施应用能力,推进北斗、遥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应用,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完善网间架构,促进互联互通,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缩小数字鸿沟。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推动电信传输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平等互联、共建共享;推进广电融合媒体制播云、服务云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广电融合媒体云。

要进一步构建统一高效的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和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数据共享、数据产权、数据交易、数据跨境和隐私保护等政策规定和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利用、安全能力。加快《甘肃省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实施,推动政务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推动部门应用系统与数据管理逐步分离,打通信息壁垒,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数据资源动态更新、横向对接、有序共享,推进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企业数据汇聚融合、关联利用。积极推动除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的公共信息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扩大数据开放领域,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利用数据资源创新生产、经营和服务模式。引导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或服务外包等形式购买或租用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要进一步加快智慧社会建设步伐。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普及应用,推行“甘肃一卡通”,打造智慧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交通、医疗、教育、食品药品安全、文化、社保、就业、养老、环境保护、旅游等民生领域信息化,完善面向残障人士、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省、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一体化在线服务水平。推动各级党政机关运用新媒体融合平台发布政务信息,提高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六、开辟新路径,创新开展网络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

谋划推进网络扶贫,是甘肃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体现,其最大的突破点在于千方百计创新网络扶贫载体,切实推动网络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我们甘肃来说,这是一个崇高的使命、重大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为传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网络扶贫成为扶贫开发工作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我省积极探索网络扶贫新方式,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驱动引领作用,奋力凝聚全社会力量,推动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和国务院扶贫办批复同意《甘肃省网络扶贫行动试点省工作方案》,我省列入全国网络扶贫行动7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把网络扶贫工作融入脱贫攻坚中,因地制宜,取得阶段性成果。兰州、平凉、酒泉、张掖、武威等市州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完成竣工验收,网络覆盖水平取得明显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快递下乡、电商扶贫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到95.9%,乡镇网点快递覆盖率达到70.3%,电商扶贫环境大幅改善;“班班通”实现全覆盖,远程教育更加普及,农村电商、农民手机应用等远程培训蓬勃开展;甘肃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12316三农”服务平台、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扶贫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开展“书香陇原?启智书屋”、“万企万村”结对帮扶等网络公益扶贫活动,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贫困地区群众。省广电网络公司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示范工程等7个项目被列为全国网络扶贫“双百”项目,平凉、陇南、定西等5个市县网络扶贫工作做法被列为全国网络扶贫典型案例,陇南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得到总结推广。

同时清醒认识到,我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突出,网络扶贫工作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宽带覆盖低、电商模式单一、数据利用与素养不足等问题,必须正视差距,锁定问题,在发展中统筹解决。要进一步推进网络扶贫,拓宽精准扶贫新途径。

一要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网络扶贫工作体系。推动落实《网络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网络扶贫行动“一把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协同,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网络扶贫工程。推进国家网络扶贫试点省建设工作,优先选择起步早、工作基础好的市州开展全省试点。

二要扩大网络覆盖,逐步消除山里山外数字鸿沟。推进农村电信普遍服务全覆盖,为更多贫困群众提供光纤宽带网络,打开感知外面世界的窗户。推进山区牧区物流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电商运营网店。推动网络金融服务下移,不断向山沟里、大草原延伸。优先扶持甘南、临夏等地建设并推广简单易用的涵盖电商、交通、医疗等应用的综合APP,促进当地贫困群众享受便捷网络应用。

三要,发展农村电商,畅通进城上市“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贫困县名优特产网博会”,促进各地展示交易“山货”。打造“甘肃网上供销社”,引导贫困群众融入电商产业链条。结合本地特产丰收节令和传统节会,实施“陇特产品出大山”电商工程。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网农对接”“陇原网上三农节”“我为我村特产代言”等微号宣传推广活动。

四要,实施网络扶智,拓宽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门路。促进“陇上行”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应用。探索强校帮弱校“在线课堂”模式,为山区师生提供家门口深造学习的优质资源。推动网媒、高校联办“梦想课堂”支教活动。把“西部创客节”“读者数字农家书屋”办进贫困村,促进乡村知识青年开展网络创业创新,引导贫困群众学习网售、获取资讯,掌握通过微信、网店直销土特产的增收门道。

五要,优化信息服务,增进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推进电商“下乡”转向“进村入户”,让困难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土特产网售、网上代购、代缴水电费、代售车票和小额存取款、包裹取件寄件等信息服务。构建面向贫困村的电子政务平台,促进网上办事、村务公开,增进信息惠民实效。

六要,创新网络公益,构建全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组建省级网络扶贫矩阵,链接知名公益平台,引导城市网民及媒体、公益组织参与“缔结同心圆”网络结对帮扶活动。开展“网络扶贫百人谈”“结对故事”等网络公益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扶贫、参与扶贫的氛围。建立完善全省网络公益组织数据库及网络公益志愿者队伍数据库。加快搭建省级扶贫公益广告共享平台,引导网上网下共同参与网络扶贫,积极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七、构建新体系,大力推动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相继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正在逐步构建网信军民融合领域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要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落实《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军区办公室关于促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军地信息资源,深入推动网信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实现军为民所用、民为军所备,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支撑。

要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在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领导下,充分发挥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完善军地协调机构,调整充实力量,明确相关职责,加强归口管理。加强地方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做好军地需求对接、规划衔接、项目联审、督导检查等工作。有序扩大军品市场开放,畅通军地供需信息发布渠道,推进竞争性采购,改革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引导资本自主的优势民企参与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

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与资源共建共享。遵循军民一体、兼容共用的原则,加强军地双方信息交流与沟通,制定军队利用民用信息基础设施贯彻国防要求的政策文件,明确信息传输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设施等军民融合建设重点,促进军队和民用信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推进军民信息网络资源互联互通和互为备份,建设军民兼容的国家大型计算、存储和灾备中心。适应国家利益拓展需要,统筹开展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等重大战略工程建设,建设空间地理、导航定位、气象水文、标准时间、社会人文、测绘、物流等领域军地信息融合共享平台,提高军地信息资源利用效益,实现军地信息资源互补共用。

要进一步发展军民一体信息技术产业。完善配套政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共用、军民融合质量体系认证、保密认定的政策机制,培育自主化军民一体信息产业生态链。发挥军事需求对前沿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建设网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基地,开展理论创新、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军民协同创新,技术成果相互转化。搭建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加强重要技术储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推动省内军工企业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八、创建新机制,全面强化组织保障,把新时代网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持续演进,网络安全风险持续增加,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省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省份,在网络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任务艰巨。全省上下必须深刻认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强化省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统筹协调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加快职能转换以适应网信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网治网技术手段,不断开创网信事业新局面。

(来源:《网信军民融合》2018年1月刊)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网信军民融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