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啃”马列著作

李振军

2018年04月16日08:24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啃”马列著作

3月6日,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课程拉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教学序幕,于是,如饥似渴地“啃”马列著作,读懂读通这些“本本”便成了我每天的“作业”。

完成“作业”需要有适宜的准备,于是我把自己归零,把自己旧有的东西清空。听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自己才知道,在过去长时间中我们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苏联传过来的,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是有区别的,比如,苏联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割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与本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相一致的,在哲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偏离,是苏联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偏离马克思主义主题和根本原理,偏离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个哲学根源。通过纠偏,自己才厘清,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之所以有许多错误,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很多批评之所以并不正确,理论上的原因都在于没有从逻辑和方法上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亲近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的求索过程,实际上就是信仰的求根过程。我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所学和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于是自己甘做“小学生”,在中央党校任课教授们的矫正和引领下,我把自己旧有的东西清空,把自己彻底否定,以归零心态开启研读马列著作状态,在我们党最高学府、红色殿堂、思想理论高地走进马列经典、聆听马列经典,在与马列经典著作的“对话”中,在与中央党校授课教师的“对话”中,在与理论研修班其他学员的“对话”中,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逐步实现认祖归宗,进而达到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强基固本的目的。

完成“作业”需要有适宜的状态,于是我促自己安静,把“三点一线”生活重拾。依据本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教学计划,开列自己马列著作学习的时间表、任务书和成果册,沉下心来,坐住板凳,把党校生活简单化,回到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学生时代。理论的精髓深深蕴含在原著原作之中,带着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与思想者本人“对话”,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震撼力量和理论魅力,内心生发出对“基础理论”由衷的尊重和渴望。当然,因马列经典有些学术性、专业性很强,加上历史年代久远,需要背景知识,我在读原著、听教授们进行原著导读时有些费力、不都能读得懂,但我相信只要知难而进,反复地琢磨,经过一点点自我训练,会有更多的理解和体悟,会把难点攻克。果不其然,渐渐地自己读原著入了迷,上课读,自学时间也读,边学边注,边读边交流,边学边写收获体会,课堂笔记记满了,理论素养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了。

完成“作业”需要有适宜的平台,于是我让自己增强问题意识,把看家本领夯实。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可以亲近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马克思主义原著不是一两部著作,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马克思主义全部著作读完也不太现实,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提出了读马列的原则:读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正如中央党校王东京副校长在教学引言中所讲,学员到党校学习,要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拓宽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目前所处的关键阶段上,在社会转型期一系列深层次且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构成的严峻挑战面前,党的理论基础能否巩固,党的精神文化力量能否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所组成的执政团队能否作为全社会的中流砥柱而不辱执政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需要在知行合一的意义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校研修学习之路不断向前延伸,自己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时间精读精学、常读深学,杜绝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做到在读中思、学中悟,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思考和分析新时代的“中国问题”结合起来,既从源头和根基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又学会运用列宁提出的“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方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切实把经典著作中的光辉思想转化为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开拓观察问题的视野、挖掘思考问题的深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列经典,是我心之梦想、也是路之必然。走进马列经典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到在当代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时代意义。

(作者系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吉林日报社副社长)

(责编:任一林、谢磊)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