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姚桓:深化党建智库研究的意义、任务和方法

2018年03月13日10:1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了创建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党建智库,阐述了党建智库研究的特色、优势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论述了智库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

【关键词】 党建智库;特色优势;关注重点;原则方法

一、 新的伟大工程呼唤着党建智库

实践需要是深化党建研究的基础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强力推动下,党建研究经历了几次大的提升:第一次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到1992年,党的建设研究从一般性的党建研究转为着重研究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即研究执政党建设。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党建研究深化为主要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第三次发生在2000年前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和引领,突出研究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党建研究开始面向世界,不但研究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而且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比较政党的角度研究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同时从外国政党执政实践中吸收有益营养。第四次是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容易滋生“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由此,党建研究着重如何在面临四大考验条件下防止四种危险;党建研究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十九大对党的事业历史方位作出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带来新课题: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进入冲刺阶段,不容任何懈怠和失误,党的领导要全面加强,对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党如何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在党的领导工作方面,在践行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方面,老问题在逐步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来。辩证地分析党建形势,就会懂得,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的考验之严峻,要解决的问题之多、难度之大,都是空前的。对党建研究来说,要而言之,就是要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有新的突破和提升。例如,在党的领导方面,如何做到党政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保证党对政府部门、权力机关、群团组织和社会的有效领导,如何按照规律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思想建设方面,如何赋予优良传统、革命精神以时代特征,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把握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特点,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在组织建设方面,如何既宏观控制党员队伍规模又防止老化,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在作风建设方面,如何巩固思想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在反腐倡廉方面,如何从治标转向治本,创建中国特色的防治、预防腐败体系,造成腐败既难以产生又易于消除的社会条件;在制度建设方面,如何推动法规建设,在健全各项制度基础上使制度系统化、整体化并形成完善的机制。凡此等等,这些问题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突出存在的,又有交织在一起的、复合性的;解决问题既要制定完善政策、制度、法规,更要解决政策、制度、法规的落实问题。党的自身建设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理论、思想、智慧、方略、方案、举措,即以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来解决新问题。实践的需要提供了可能,问题本身酝酿着答案,但是答案又不会自发产生,只能是自觉研究、严谨思考的结果。这就从总体上呼唤着党建智库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建立各种党建智库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党的建设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经验是感性的,以理论为指导总结经验,上升到规律的高度以指导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经过30多年党建研究的组织工作和实际锻炼,全国形成了由五支队伍组成的党建研究大军,即各级党校干校、高等院校、组织部研究室、社会科学院和部队的研究队伍,五支队伍早建立了相当广泛的学术联系,有了初步的党建研究网络,既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又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大规模的协同性研究,集中力量作重点攻关。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很多党建研究已经带有智库研究的性质,一些研究机构初步具有了智库的特点 ,为党建智库建设打下基础。三是从国际经验看,智库已经成为国家现代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家话语权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发展程度正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健全、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刻不容缓,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恰恰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背景下,提出在全国范围提出建设各级各类高水平的党建智库,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可以说,党建智库是应运而生的,是新的伟大工程呼唤着并催生了党建智库。现在,正是党建智库蓬勃发展、大有作为的时期。

二、 充分认识党建智库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智库,(英文为:Think Tank)在国外又称思想库、智囊集团,按照一般的理解,典型的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发展战略和优化方案。其工作包括: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进行反馈,寻找改进的办法;预测未来,对未来发展做出各种预测,使决策者有所准备,等等。

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智库与国外智库有所区别,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的智库,中国党建智库的特殊性更为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其政治性、政策性更强、研究范围更广泛。一般地讲,凡是党的建设所需要的内容,都可以列入党建智库的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党建智库的工作目标和研究任务是“三个服务”: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为各级党委决策服务,为基层党组织解决党建难题服务,进一步说,为各级党委和基层组织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

党建智库研究的特色是,与单纯实证性质的研究相比,智库研究更具有理论分析的深度、研究视野的广度和观察问题的高度;与纯学理研究相比,智库研究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成果更容易为决策机关吸收,会产生社会效益。理论与实际结合,是智库研究的突出优势。

党建智库研究具有思想性。智库的特点,是“智”和“库”的结合, “智”即智慧,是思想、知识的凝结、升华,思想和观点是智库的 第一要素;能够产生思想是智库的生命。“库”则表明智库是知识、思想的一个集散场所,不仅产生思想、智慧,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有效提供。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长期处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的先进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所以对党建智库的首要要求是走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产生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战略,并且在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其建议为执政党的各级组织所采纳。“大绩无形”,智库思想产生的效益是长远的、宏观的、又是是隐性的,这种效益比直接、具体的效益更可贵、也更有用。

党建智库研究具有战略性。从职能看,智库是战略研究机构,其出谋划策有时可以表现为具体的工作方案,有时还可以接受委托,做些具体的研究、设计,不过,其重点不是、也不应当是体现在这些方面,而应当是整体思路和框架设计。具体的研究可以搞,但这不是智库的主要工作,智库尤其高端智库更多的是提供思想、战略、方略、思路。“不谋大局者不足以谋一隅”。这些战略、方略、思路是具体方案、措施的指导,或者说,成果可以细化、转化为具体的措施、方案。

党建智库研究具有层次性和协同性。在中国,不同层级党建智库的研究内容不完全相同。以各级党建研究会为例。全国党建研究会可以说是高端智库,应该更侧重于宏观战略和顶层设计;各省级党建研究会需要着重研究本地区党建的战略问题;直接服务于基层组织的党建研究会则研究基层党建所需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和具体方案、措施。各级智库的研究可以是联动的,协同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党建大政方针和宏观部署是中央制定的,但是各级组织不能简单照抄照转,必须结合本地区、领域、单位的具体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举措,这就提出了各级智库协同研究的任务,在全国党建研究会的协调下,在宏观战略和顶层设计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并互相学习、资源共享,使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宏观部署能够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本地区、领域、单位落实。同时,协同研究也为高端智库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材料、数字,使宏观研究内容更充实,更有说服力。所以, 研究的层次性和协同性也是中国党建智库研究的重要优势之一。

除上述特色,党建智库应该特别关注这四类问题的研究。

党建重要问题的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作为战略研究机构,要着眼于长远的和宏观的分析,善于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建议。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使命党,既要面对紧迫的当务之急,又要对未来发展有长期的谋划。完成全面建成小康任务,还只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阶段,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党还要继续努力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今后若干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党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关节点。党执政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反过来说,问题和矛盾也容易积累;胜利和成绩也容易使人丧失警惕。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社会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尤其青年一代对党的认同会更多地从历史认同、感情认同转为业绩认同、法理认同,更加不能容忍不正之风和腐败;科技进步将极大地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接受信息方式会变得更加多样;人们的个性日益丰富和发展、独立思考能力更强,这一切都给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带来新问题、新挑战。从党自身来看,党的组织结构如何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党员构成的复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也要提前做出考虑。更重要的是,在革命战争和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到生长点,如何薪火相传,不在代际更替中遗失,也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今后几十年,执政风险不容低估,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党做好应对准备,进一步巩固、扩展执政资源,防止执政资源的隐性流失。党需要考虑今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社会发展趋势、带来的问题及对策。这种前瞻性研究是预测性的,以现实为研究基础,以趋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新情况不断进行修正。从一个地区的党组织、一个单位的党组织来说,也要对未来作出预判,也有若干需要及早考虑的前瞻性问题。此外,还有一种储备性研究。这是对近期可能发生事件作出预判并提出应对方案,这是未雨绸缪式的研究,是储存于“工具箱里的备用工具”。储备性研究体现了底线思维思想,使党组织面对一些事件尤其是突发性事件能够有所准备,保持主动。

落实重大党建措施的效果评估。政治学和决策学都认为,对决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反馈是保证决策执行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是决策执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问题在于,这种评估不能仅仅由制定者、执行者来做,这样的自我评价会导致“灯下黑”、“感觉良好”,甚至因政绩冲动而报喜不报忧、掩盖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机构在制定决策后,引入第三方做执行的效果评估及反馈。第三方独立地进行评估避免了利益冲突,调查比较客观,反馈情况相对真实,有利于改正。党组织自身建设亦如此。一些重要党建措施制定后,下级党组织贯彻这些措施的执行力如何?社会反映如何?党员、干部、群众是否认可?这些措施的效果究竟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完善之处?对此,各级组织当然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估,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显然,由各级党建智库来做这项工作是最适宜的,党建智库在这里属于第三方,研究和调查相对独立、客观,同时能够秉持正确的立场,还具有其他机构没有的党建专业知识,能够反映真实情况,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重大党建措施的效果评估应该成为党建智库的重要工作,不断加强。

推动理论创新、构建党建理论体系。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成为党建智库必须承担重要的任务。改革开放以前,党建教科书体系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党章为架构建立的,现在,这个体系远远不适应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构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极其艰巨的理论研究任务。从理论建设的规律看,形成一个理论体系需要达到四个要求: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做基础;提出要回答的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阐发一系列观点;阐明各观点的内在联系,使之在逻辑上达到自洽。高端党建智库要做的研究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这个核心,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领域全面展开研究,重在探索和阐述建设规律,形成若干基本概念和一系列重要概念,并对此作出严密、科学的论证。这个党建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指导。显然,这是党建智库要做的基础性研究。

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国外的智库还有一个作用,即通过发布研究报告、资助出版著作、举办研讨会等方式来影响舆论、引导公众的思想;或者为政府决策争取民意支持。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思想、观念的作用是巨大的。如1990年代初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观念,在特定条件下对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深入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当国际上各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国内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一些人思想既活跃又混乱之际,中国执政党的智库应该理直气壮地担负起思想和价值引领的责任。党建智库要通过自己的研究产生并传播正确的思想,包括对党中央战略决策的深刻阐释、解读,对一些先进、正确观念的阐述、强调,对重大是非的辨析、澄清,对公众思想的引导,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评析,对错误、有害思想的批评,等等。高端党建智库应该成为党的思想文化的高地,在引导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武装党员群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是为巩固、扩展党的执政资源提供思想文化基础。

三、 党建智库的研究原则、方法

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是智库研究的总要求。但如前所述,智库研究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建理论指导下,党建智库研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研究的独立性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相统一。智库毕竟不是党组织部门直接领导的研究室,其研究是相对独立进行的,否则,就不称其成为智库了。这种独立性当然不意味着智库研究可以不讲基本的政治立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智库,无论怎样标榜客观和政治中立,其基本立场是非常明确的、坚定的,即研究是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维护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研究成果不能超越这个底线。一些独立于政府的智库,可以超越具体的党派斗争,可能对政府某项政策提出尖锐性批评甚至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但是这属于具体的政策辩论和政策调整建议,没有也不可能得出对其基本制度的颠覆性结论。关于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更是如此,所有智库研究都毫无例外地捍卫国家利益,研究的只是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和怎样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所以,我们切不可为西方智库的“政治中立”所迷惑。西方智库的政治立场往往巧妙地隐藏于其研究结论之中。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任何国家,涉及重要政治问题和公共利益,涉及国家安全,不讲立场是幼稚可笑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在中国,执政党的智库更需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立场,即研究是站在执政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进行的,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表现为,研究党的领导问题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与此相反;研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为了密切党群关系,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 ”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与此相反。这一政治立场要求要求研究人员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这种政治责任感是自觉的、一贯的,表现为在重大是非面前的清醒的认识和正确态度。离开政治立场和政治责任,研究人员就不合格,党建智库研究的性质也会扭曲,也最终失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了。

科学与价值相一致。党建理论既是科学真理也是价值取向,即一种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既有对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又有对实现工人阶 级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有着鲜明的政治意识和价值目标,即指导工人阶级政党的实际斗争和自身建设。不讲科学,会忽视客观规律,无视情况变化,导致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放弃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危险的,将使共产党抛弃初心,难以安身立命。由此,党建学科建设要坚持科学基础上的价值,即站在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认识问题,把握规律; 把握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追求共产主义,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迷失方向,使党建智库研究真正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那么,研究中强调价值取向会不会导致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呢?这里讲的是研究的大前提,要求秉持基本的价值取向,即研究的出发点是为坚持、改进党的领导,是为了加强、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至于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当然要讲实事求是,反对先入为主,结论在前,反对预先设定一个答案,以此对事实加以取舍,为我所用,更反对只讲成绩,回避缺点,报喜不报忧等反科学态度和不正之风。在党建智库研究中,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是应该统一,也完全能够统一的。

开展比较研究。智库研究与一般研究的不同就在于战略思维特质,以开阔的视野进行比较。通常有两种研究比较,一种是宏观方面国际范围内的比较,比较的可行性在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差异性和相通性。人类政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政党制度、政党执政方式反映了各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有很大差异,同时,既然是政党的执政,总会面对一些相同、相似的问题,是可以比较和借鉴的。所谓国际比较,是以中国政党制度、政党执政方式、工作方式、民意表达、社会动员、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等与外国包括西方国家相比较,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和发挥自己的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避免外国政党的一些弊端。同时也要看到,包括西方在内的外国政党制度和政党执政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除了腐朽到失去常态、濒于溃败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势力外,国外不少政党执政总有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总能够面对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采取某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否则是不可能维持制度运行的,自身也难以长期存在。对外国的政党制度、政党执政善于比较鉴别,在坚持我们根本制度、根本经验基础上有分析地吸收一些有益做法,有助于把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搞得更好,这同样是坚持“四个自信”的要求和表现。另一种比较是微观的比较,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本地区、领域、

单位的党建做法、经验与其他地区、领域、单位党建工作的比较,比较的可行性在于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系。实际上,许多地区、领域、单位党建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相似的,解决的办法尽管不同,这中间也包含着一些普遍适用的东西。通过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创造,是学习先进的好方法。二是不同做法、方案的比较。现代科学决策排斥元设想的单一性,往往是各种方案的比较,是综合考虑先进性与可行性、效益与成本等因素后作出的选择。智库研究要提出不同方案并比较其优劣长短,以供决策时选择。

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式。以往的调查多采取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座谈会等,目前,这些方式对于了解情况和民意仍然适用。也要看到,这样的调查方式中,接受调查者人数有限,而且往往受到自身利益的限制和掌握信息的局限,加上受访者可能带有情绪化倾向,有时不大可能反映全部情况和普遍民意,因而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兴起了发放问卷的普查、抽样调查、跟踪调查、广泛访谈、网上调查、电话调查等等新方式。新的调查方式使解情况有相当的广度,掌握了更多的数据和材料,其优势是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座谈会不具有的。优点是与缺点相联系的,新的调查方式也有受物质条件限制、成本过高、难以深入了解受访者情绪、不易深入的缺陷。传统的方式与新方式各有优势和长处,应该使二者相结合。智库研究是团队研究,掌握相当的物质条件,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完全可能的。这里的关键是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座谈会都要选准对象,注意代表性,争取解剖意义不同的典型,尽量避免座谈会只有一种意见。新的调查方式则要注意取样的科学性、全面性,了解不同群体的意见。适当争取大样本调查是有益的,但也不是样本越大、调查对象越多越好,重要的是从研究课题的需要出发确定样本范围,关键保证样本的真实性、可靠性。传统调查与新的调查方式相结合,把“点”的深入和“面”的普遍性结合起来,既了解典型情况,又掌握一定范围内真实可靠的数字、材料,在定量基础上作出定性分析,是调查研究的关键环节,也是智库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北京党建研究智库首席专家)

原载《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

(责编:赵晶、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