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敏
2018年02月19日09:01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是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是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内外、放眼全局,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了全面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立足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以全方位、系统化、协同性视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必将进一步开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各区域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推动区域互动、城乡联动、陆海统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各区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支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要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紧紧抓住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个重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短板,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时代特点
将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推动边疆地区开发开放,老少边穷地区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老少边穷地区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要坚定不移实施精准脱贫,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增强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大力度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建立规范稳定的转移支付、扶持协作机制,创新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对口帮扶模式,真正为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突出城市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明确了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模式、路径和重点。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提高城市群质量,继续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建设,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一批世界级、国际化的大城市群。以城市群为抓手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强化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控制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促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市间基础设施、产业分工、环境保护等协调联动,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清除各种显性、隐性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要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平台,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形成鼓励创新的区域合作体制机制。要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去除城乡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硬件软件不协调、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等短板,提高各地区群众服务可及性,实现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符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从深化改革上找出路,围绕人才流失多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干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政府职能、营商环境、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
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拓展西部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东部地区要强化创新发展领头羊的使命担当,充分利用创新要素集聚的特殊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形成交通互联、生态共治、产业关联的分工协作格局,探索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优化开发新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沿江城镇、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强化重点城市群的集聚辐射功能,以畅通黄金水道为依托,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成为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的重要支撑带。
(作者:范晓敏,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