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乡村振兴:新时代适应国情农情的战略考量

危旭芳

2018年02月10日12:59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乡村振兴:新时代适应国情农情的战略考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日前,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

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的重农固本、惠农安民的治国智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目前仍拥有近6亿的农村常住人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存在。即使是到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农村预计还有4亿左右的人口,这个数字比现在美国的全部人口还要多。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性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如何避免伴随城市化加速推进而来的乡村衰落与乡村凋敝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振兴乡村,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回答的问题。显然,讲好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将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化解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落与凋敝困境,提供中国样板,贡献中国智慧。

二、弥补“四化同步”全面小康的短板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国情看,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短板、农业是短腿。“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是农业现代化。从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安排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举世公认,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1981—2010年间减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占全球贫困人口减少量的95%。而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可谓是攻坚克难的关键环节。如果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要缩小城乡差别,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全面小康之后的战略考量

从未来发展来看,全面小康之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增长点和广阔增长空间。伴随人均GDP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消费升级将是一大趋势。从需求增长的几个关键驱动因素来看,中国的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城镇化水平都还没达到峰值。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中国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升级的过程中,除口粮消费会继续下降外,其他农产品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上反映为人们对食物的消费不仅局限于吃饱,而且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吃得丰富、安全和健康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追求的新需要,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可能。

此外,从乡村振兴关键环节来看,要加快构建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三产融合”的本质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融合,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三产融合发展。三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接二连三”的互动融合型“第六产业”的发展,都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将为农民提供充足的非农就业机会。这将有利于未来化解城镇化遇上智能化的就业压力,形成“村镇化”与“城镇化”的双轮驱动,避免“农民问题”转变为“城市贫民问题”,有效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衰落、农村凋敝问题。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极大提高了农村发展的标准。乡村是农民、农业、农村的有机体,乡村现代化只有在三者互动和相互影响下才能实现,只有涵盖乡村的现代化才是全面的现代化。与农村振兴重在“农”,突出产业、经济不同,乡村振兴重在“乡”,乡情、乡亲、乡愁、乡镇,承载着文化、历史和社会,致力于让人们过上一种延续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必将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有力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

(责编:孙爽、万鹏)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