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决不能让“礼尚往来”成贪腐借口

周丽云

2018年01月31日14: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享受多了,眼界高了,因而对逢年过节收红包当作正常的礼尚往来。认为人吃点、玩点、收点都是些小节问题,犯不了大错误。”(1月30 日 检察日报)

这是江苏省启东市原政协主席张建飞忏悔书中的告白。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将逢年过节收红包视作“礼尚往来”的张建飞,最终因收受88万余元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由此看来,“礼尚往来”不是贪腐的借口、更不会让张建飞逍遥法外。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中国传统的礼仪之道。尤其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节点,一些官员常常难以厘清正常的礼尚往来与贿赂的界限。面对送上门的红包,认为只要坚持“大额的红包不收,要求办事的不收,不知底细的不收”的原则,便可以视作“礼尚往来”坦然笑纳。殊不知,对于手握一定权力的官员来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终有一天会被这种“温水煮青蛙”似的贿赂所“俘获”,被一些利害关系人任意拿捏,令自己陷入违纪违法的泥潭不能自拔,张建飞的入刑就是典型的教训。

将逢年过节收红包视作“礼尚往来”,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官员思想上的贪念未除,才会找一些自欺欺人的借口。常言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别有用心的小恩小惠似的“围猎”,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线,把好洁身自好的第一关,注重在小事小节上加强自我约束,才能确保自己政治生命上的平安。

“礼尚往来”式的贪腐,折射出领导干部日常教育和监督的极端重要性。试想,如果日常管理中注重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领导干部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常“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就能让思想上产生松动的干部打消侥幸心理,及时拧紧思想的“阀门”,从而避免小错酿成大错。为此,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让领导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正是杜绝“礼尚往来”式贪腐的有效法宝。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断绝贪念、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关键还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强化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才不致于因“礼尚往来”的贪腐栽跟头。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