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祁斌

2018年01月29日08:47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创 新 对 外 投 资 方 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这意味着新时代我国对外投资将发挥更加突出作用,为推动全面开放、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作出新贡献。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我们奋进的新的历史坐标。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作为开启这一新征程的重中之重,面临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而且科技实力日益强大,正在成为一个创新大国。这些成就的取得,展示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理论的科学真理性、中国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更应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从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总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供给侧一些重点领域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依然较大。我国经济杠杆率仍然较高,金融体系结构有待优化,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大量社会财富与众多遭遇融资问题的中小企业对接效率还不够高。从国际环境看,新旧动能尚未接续,国际力量更加均衡,经济全球化遭遇暗流,发达国家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上升,文明冲突和地缘政治因素错综交织,各国争相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权,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布局。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挑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在对外投资领域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要求。未来15年,预计我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这将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消费显著升级。在此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旨在加快提高供给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可以从两方面协同推进:一是自我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尤其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为科研创新转化成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二是实行“拿来主义”,有效制定对外投资战略,引进先进技术,加速自我创新。

中国已是资本净输出国,资本走向世界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伴随中国经济从过多依赖出口到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内需支撑的深刻转变,中国海外并购热点领域正从资源能源转向高科技、制造业和消费类。中国资本“走出去”是历史的必然,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对外投资应有效实行“拿来主义”,借助资本力量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把先进技术“请回来”,将中国市场与全球先进技术和成熟商业模式相互对接。以加快中国经济现代化作为光荣使命和主旋律,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既避免陷入对外投资“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又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一带一路”建设是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宏伟构想和中国方案,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对外投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对外投资作为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将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情形下发挥关键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引领的新型全球化,依托于13亿多人的中国消费者市场,为世界经济带来增量。中国的13亿多人口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消费者群体。当下中国消费者市场及其持续升级,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对世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对世界和平同样重要,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最大的确定性。

“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通过对外投资,把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量带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引导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相互交换比较优势,实现共同发展。我们要优化对外投资布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通过互利共赢等方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的崛起惠及世界,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注重发挥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优势,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和一些中低端行业的优势相结合,选择代表性国家组建双边基金并搭建双方产业合作平台。针对发达国家,组建双边基金并搭建双向产业合作平台,投资于一些先进的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带回来与13亿多中国的消费者市场结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权财富基金

2017年11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高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这是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有益探索,引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权财富基金、开创我国对外投资新局面、谱写对外投资新篇章的系统思考。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用好主权财富基金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必须依托并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勇于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可以在全球主权财富基金中率先探索既符合商业化原则又能发挥战略和引领作用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地方和民间的资金和中国的产业界更好地结合到同一个平台上,对内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对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国家经济金融外交战略。

引领全社会对外投资。主权财富基金依托于中国崛起的宏大背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应当引领全社会对外投资,确保在风险可控、资金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助力国家经济现代化。为此,需要启动双引擎,夯实三支柱。双引擎,是指公开非公开市场组合投资和双边加直接投资。三支柱是指中投国际、中投海外和中央汇金。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公开非公开市场组合投资方面,强化宏观研究,优化资产配置,加强投资纪律性和业绩考核,动态调节主动被动投资比例,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不断优化和改进投资组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与双边基金及直接投资等实现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依托主权财富基金进行跟投和直投,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协同中外金融界,共同搭建跨境生态系统和产融结合机制,提高跨境整合资源的有效性和直接投资的成功率,有序引领全社会对外投资,促进产业合作。

加快双边基金建设。成立双边基金是实现两国利益一致化、减少投资壁垒的新型对外投资方式。通过“走出去,再引进来”的投资方式促成产能合作并实现技术转移,从而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帮助被投资国产业工人增加就业,发展其实体产业,从而最大限度减小政治阻力,为双方合作创造共赢空间。例如,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就是基于中美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商业化原则设立的,由双方共同出资并由双方代表性金融机构组成,聚焦投资美国中西部技术相对中国领先的制造业企业。

搭建跨境投资平台。主权财富基金义不容辞肩负为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平台支持和服务的责任,并应当努力搭建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促进中国与世界深度对接。当前,中外企业都具有旺盛的对接需求,但缺乏一个相对有组织的平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在有效利用外汇资金进行投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有条件也有义务搭建一个集中外广大产业界、金融界和地方经济互相对接的开放式平台,将已经进行的探索逐步完善,形成中外产业合作与双向投资的长效机制。(作者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责编:任一林、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