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弘扬井冈山精神 推进高校立德树人

胡永新

2018年01月08日13: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对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井冈山精神作出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忘初心,全面阐释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精神之源;要牢记党的使命,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一、弘扬井冈山精神,开创立德树人新境界

(一)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理论创新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和“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成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典范,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紧紧统一起来。今天,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理论和实践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让井冈山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把党的红色基因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之中。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理念新思维,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互动,开创第三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新范式,在大学的课程建设与实践实习、课外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形成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链,链接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

(二)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方法创新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开创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要求我们牢牢把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坚持实事求是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立足时代实际和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扎根于学生实际,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依靠广大师生。深入学生、深入课堂,解决师生教育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以务实的作风和担当,赢得师生的信任,充分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朝气和活力。

(三)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机制创新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官兵平等,依靠群众,军民融合”,创造了一套军民融合、协同斗争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以严明的群众纪律为核心的军民融合机制和以发动群众为核心军民协同斗争机制,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井冈山斗争格局。

今天在高校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创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机制,大胆改革创新。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立德树人的机制上打破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条块分割,推进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互融合、协调推进。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效应;坚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同频共振,形成共融效应。

二、弘扬井冈山精神,担当立德树人新使命

(一)贯穿思政工作全领域,把握高校党建新要求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着力探索党的建设新路子,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上建党”“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等理论,开创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新境界。“思想建党”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支部建在连上”提出了党的组织建设落脚点,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凸显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提出加强纪律和规矩建设,是红军官兵执行群众纪律的行动准则,也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雏形。

进入新时代,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牢记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高校建设成为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先行者、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示范区,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坚强阵地,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着力提高高校党的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理顺院系党政之间的关系,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之“钙”。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战胜了“敌军围困万千重”的艰难险阻,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有力回答了“红旗能扛多久”的疑问,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胜利地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要求我们坚持不忘初心,把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筑牢师生的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入新时代,担当立德树人新使命,更需要我们把弘扬井冈山精神贯穿于高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中,使高校始终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新时代的井冈山精神作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使大学生自觉把实现个人的成长之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三、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立德树人新实践

(一)融入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活动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引领高校全局事业的发展,扎实推进“学起来、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促用。深入推进十九大精神进学科、进课程、进读本,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将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方方面面,全力迈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

(二)融入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活动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培育和铸造了“井冈山精神”,为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了“红船精神”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和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井冈山精神如源头活水,流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植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铸就中华民族振兴发展、走向复兴的红色基因。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进入新时代,大力开展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砥砺品格,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伟大成就,激发自豪感和使命感,汇聚成大学生积极投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活动

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广大学生奋发成才的精神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学校开展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在主题学习中强化教育引导,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品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学、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家国情怀、增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担当、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修身品格,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文化自觉。

(四)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师生在学习、科研和创业实践中闯新路、攻难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深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的体制机制建设,使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有机衔接,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以实践教育为大学生的青春铺路,以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的理想延伸。(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胡永新)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1期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