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2018年01月02日13: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2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生动记述了2003年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多次来到下姜村实地考察,以真挚的爱民情怀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当好下姜村脱贫致富引路人的历程,为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宗旨、真抓实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树立了典范,对当下激励党员干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无百姓莫为官,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不可否认,一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政治意识不强,执行党的惠民政策不主动、不到位、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官僚作风十足,不愿深入基层,对基层情况不熟悉,对群众工作不了解。有的缺乏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对待群众诉求“冷硬横推”,不为群众着想,不急群众所急,对群众的生活生产不上心,对群众的困难漠不关心。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官本位意识膨胀,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把群众看得很低,缺乏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担当。
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彻底清除头脑中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官本位”等封建思想的影响。领导干部不能自命不凡,不能瞧不起群众,而要高看群众、低看自己,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为上关心群众。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疾苦当做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深情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才能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既要尊重群众又要深入群众,才能贴近群众、了解群众。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主动走近百姓,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嘘寒问暖,体恤民生。不能因为交通便利了却疏远了群众,不能因为通讯发达了却冷漠了群众,而要主动下基层、走村寨、进农家、访百姓,多到田间地头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到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走近群众更要服务群众。领导干部要坚持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的原则,把群众当亲人来待,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通过整合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为基层出主意、找项目、帮技术,结合当地实际,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解决好基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更要真心实意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推动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古人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新时代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百姓是衣食父母、群众是当家主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把群众放在心上,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以做群众贴心人的实际行动当好人民满意的勤务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