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以思想碰撞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韩占元 邹玉杰

2017年12月22日09:32    来源:学习时报

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树立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取决于对一个个具体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党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应着眼于思想建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困惑问题为目标,通过思想互动、观点碰撞,激浊扬清,破解理想信念教育难题,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坚持问题导向,从关键环节发力

盯住“学懂信用”,找准思想教育方向。当前,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具体的教育培训中,对“教”和“学”的形式虽然比较重视,但对从根本上解决“知”和“信”的问题还有一定距离。解开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是破解理想信念教育难题的突破口,只有通过解疑释惑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才能进而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抓牢焦点问题,解开思想疙瘩。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党的理论教育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党校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学员,知道他们的困惑究竟在哪里,就必须通过深入调研和教学互动,找准具有普遍性的思想症结点。从当前的一些教学实践来看,“共产党人必须牢固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样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和现实”“如何摆正党员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的关系”等问题是学员思想症结比较集中的方面。因此,党校教师就要针对这些问题,筑牢自身的理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员解疑释惑。

深化教学改革,形成教与学的合力

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党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先天不足”现象,主要指的是部分教师缺乏实践锻炼,学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二是“倒挂”现象,主要是讲部分教师经历和阅历等方面不如学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党校培训质量,一方面应大力提高党校师资水平、开阔教师的实践视野,另一方面要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大力激发学员潜能。党校面对的学员学历和能力越来越高,他们不但具备实践经验,而且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论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在培训中充分调动学员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通过课前作业由学员提出问题,由教师归纳提炼后在课堂上与全体学员讨论,适时催化引导,再进行总结提升。通过这样的培训模式将问题意识贯穿教学始终,使学员在研究思考、交流互动和教师的引导催化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激发出思想的力量,使党校课堂成为思想的能量场。

发挥教师团队作战的合力。党校的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学员听,教师的授课准备也往往是单向的,相对简单,但是新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理论功底和对实践前沿的系统把握,还要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具有强大的应变能力和掌控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完成,整合教师资源,发挥团队作战的合力,是提高授课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的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凭借多样化的思维激活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在理论上取长补短,在应变上相互补台,在解答上查漏补缺。使互动辩而不疑,散而不乱,松紧结合,通过激浊扬清、解疑释惑、去伪存真使正能量入脑入心、凝心聚力。

促进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一般来说,党校教师在理论方面占有相对优势,而党员领导干部则在实践方面相对擅长。党校教师在向学员阐释和传播理论时,如果缺乏对实践问题的回应和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再思考,就会缺乏深度和力度,难以让人信服,也就很难转化为学员的实践行动。党校的“教”与“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党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是站在“教”的立场上解决,还应该超越“教”的立足点,站在教与学的整体高度看待党校培训的问题,推动教学融合、教学一体。要加强教与学双方的思想互动,通过交流互动,使理论和实践既激烈碰撞,又相互融合,教师在理论上总结升华,学员在实践上反思提升,走向新的理论境界和实践境界,实现教学相长、良性循环。党校培训不仅要致力于解决学员的具体问题,更是要致力于建设思想平台,打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支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

(责编:孙爽、万鹏)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