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别让“精准填表”寒了群众的心

周丽云

2017年12月19日17: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记者在中西部一些县采访,很多第一书记反映,填报材料耗费了大量精力。一位第一书记称:“像这样改来改去的表格,我已经填过9套了,连贫困户都烦了,说怎么老让我们签字啊!”(12月18日 人民日报)

面对精准扶贫沦为“精准填表”,基层干部也很无奈,一方面,扶贫档案要求第一书记必须亲笔填写、且不得出错和涂改;另一方面,进村检查也主要是看工作痕迹,表格填报是检查的重要内容。这就使得基层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扶贫档卡的填报上。

还有一种“精准填表”更令群众反感。某村被定为贫困村,按照贫困发生率需要42户以上贫困户,可村里算来算去只有30户。为了达标,就把非贫困户也纳入扶贫对象,使得一些基层干部有了优亲厚友的“筹码”。这种只重报表数据、不顾客观实际的扶贫,在基层并不是孤例。不仅让群众心生怨气,而且加深了干群之间的矛盾。

精准扶贫之所以沦为“精准填表”,既有政策制定过程中基层调研不够的问题,更有政策执行过程中过于机械、刻板的问题。而执行政策一刀切、检查考核僵化的背后,折射的正是干部形式主义和“衙门”主义的作风,本质上是责任缺失的表现。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即便精准脱贫成绩单上的数据上去了、好看了,也难以真正提升群众对扶贫成效的满意度、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群众对政策好坏的评价,一方面来源于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干部的作风表现。再好的政策,如果在执行过程中被“念了歪经”, 群众便不会“买账”。因此,检验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与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真正深入到群众中间,听听群众说点家长里短、道点酸甜苦辣。只要让群众感受到干部的心始终和他们在一起,“群众满意”自然会“水到渠成”。

始终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初心更是一面“镜子”、时刻映射着党员干部工作和作风的差距和不足。以初心为镜,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时刻站稳人民立场,我们才会少一些“精准填表”的形式主义,多一些真情为民的深挚情怀。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