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气象

张西立

2017年12月18日13:4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伟大事业、开展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浩荡实践,锻造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与“体魄”,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气象。

  创立了“思想”

  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通过《党章(修正案)》确立为新时代全党应当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政治意义,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会展现出崭新气象,应紧紧抓住这一点。

  能否根据形势变化和实践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新篇,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历来是衡量和验证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否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创造力,继而能否走在时代前列、赢得人民拥护、勇于自我革命、战胜风险挑战、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标尺。

  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危机爆发,西欧各国工人阶级迫切需要崭新世界观武装之际,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真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市场而深陷战争危机之际,列宁鉴于资本主义发展绝对不平衡的规律,勇于打破教条的束缚,写下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等光辉著作,率先在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转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他的这些早期著作连同后来《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以及《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篇。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政治判断出发,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主题,实现了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根本转变,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1992年南方谈话,更是他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历史转折关头写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

  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利益主体、社会结构、交往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四大考验”日趋严峻之际,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等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进步的严重桎梏之际,胡锦涛同志总结全党智慧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刻回答“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时代课题,为全党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而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增长近40年,经济步入新常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加强了“领导”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国家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写明的。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毋庸置疑。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恪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重大风险问题,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以及制度等各个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全面予以加强,极大地化解和克服了现实中存在的这样那样冲击、削弱、侵蚀、解构乃至颠覆党的领导的挑战和危险,极大地维护和巩固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全新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大流动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多样化、国家治理——民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等时代课题,有人怀疑“共产党过去那一套还管用吗”,甚至在某些西方势力那里,按照西方社会“自由主义”治理模式,共产党应该自动弱化乃至放弃自身的领导地位,走西方国家普遍奉行的“多党轮流执政”的所谓“民主化”道路。诸如此类的噪音杂音历来都有,而且还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对此,必须清醒认识并加以有力扭转。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政治性是它的鲜明特征,而通篇贯穿、浓墨重彩的线索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同时又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旗帜。

  深化了“路线”

  路线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尽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主要任务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但是“变”中有“不变”,这个“不变”的重要一点就是党在新时期确定的基本路线依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语句表述上与过去完全一致,但是纵览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实际上在内涵上变得更为丰富了。这也可以说是“不变”之中还有“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决定了执政党务必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不动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我国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用了短短五六十年完成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才能实现的经济发展任务,实现了国家和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主要任务由过去致力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制约因素转变到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主要任务的变化没有改变党在新时代的“中心工作”即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同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却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转变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的高质量的增长上来。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增长,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而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总体运行质量较之过去发生了质的提升,但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没有根本变化的前提下的阶段性质变。展望未来,只要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发展”就仍然是解决我国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仍然还会是党的中心工作,但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不断跃升,其表现方式、运行特点以及实现要求等必然会有新的形式和内容。这些新的变化及其规律需要执政党及时把握,并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为全党的意志和行动,带领和团结全体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表明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等都有了深化和拓展,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展现新气象的重要表征。

  描绘了“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没有直接涉及“基本纲领”的论述,实际上是分为“战略安排”和“基本方略”两大部分,分别予以重点阐述。这是与以往党代会报告有所不同之处,但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基本路线的确定是与基本纲领的科学规划相一致的,而基本纲领的正确拟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整体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它体现的是共产党人对于当前社会运行机理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把握,以及与它所依靠的阶级力量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本质上反映的是这个党健全而强劲的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和基本方略,不是单纯主观的产物,而是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事实依据,它是我们党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当下与未来的多重维度的结合上,经过既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总结实践经验,集中全党智慧,作出的合乎实际的科学判断。当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之前的1941年,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这一伟大著作,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实践一一证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民主革命前途和未来的诸多战略论断。党的十九大给世人描绘的未来30年的宏伟蓝图,也完全可以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指引下,通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一步一步加以实现,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身演进的历史要求和逻辑必然。

  重申了“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a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强调的,也是这样行动的。党的十九大一结束,他就带领新任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党的一大旧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再次面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宣布铮铮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充分说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行程万里,依然铭记96年前建党之初的誓言;一切向前走,没有忘记当初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实现党的自我革命,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在于不管形势如何变化,都要确保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的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诸多工作要求,根本还是在于告诫和确保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即“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面向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无疑是根据新的实践条件和历史任务,着眼加强全党尤其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全面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把我们党不断建设成为一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和制度上完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必将对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张西立,红旗文摘杂志社总编辑)

(责编:曹淼、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