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任建明

2017年12月14日09:19    来源:前线网--《前线》杂志

原标题: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精神。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方面亦是如此,其中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莫过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腐败政治决心的升级版。

反腐败政治决心的升级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腐败的巨大危害性。“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些警告并非耸人听闻。人类文明史上,因为腐败泛滥而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列举了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教训,并以此警示全党。他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也都曾发出过这样的警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这里的“糖衣炮弹”指的就是腐败,说明腐败有着比枪炮更大的威力(腐蚀力)。邓小平同志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的谈话中发出如下警告:“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强烈的政治决心(political will)是能否取得反腐败成功的关键因素。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所以能实现反腐败斗争的转折并取得成功,都无不得益于此。这两个案例也几乎成了反腐败政治决心的全球标本。有学者通过对新加坡、香港、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机构的比较研究后认为,反腐机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政治决心。一般而言,政治决心主要是指代议机构、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对反腐败的态度、意志、意愿或决心。是否有这个决心,决心是否坚定,决心是否有行动支撑,对于反腐败能否取得胜利确乎有着天壤之别。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是反腐败政治决心的升级版。尽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一直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反腐败政治决心,但达到这样彻底的程度,还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事情。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这作为我国新时期反腐败历史上的第一个终极目标,其本身也包含政治决心的意蕴。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彻底的反腐败决心的宣示,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内容,即“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反腐败历史,最为深刻的教训正是屡屡“半途而止”,结果必然就是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中所说,对腐败问题“养痈遗患”。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纪委四次、六次、七次全会的讲话中宣示了这样的决心。

作为彻底反腐败政治决心的继续,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多种方式予以宣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打铁必须自身硬”,“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等。然而,最简练、最直白、最铿锵有力的表达莫过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12个字。与之前相比,虽然都是彻底反腐败的政治决心,但是党的十九大的这一表达内容更加显示出坚定信心与磅礴之力,因此,可以说是彻底反腐败政治决心的升级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同样宣示了这个彻底的决心,即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还有必要强调的是,这种彻底的政治决心也写进了十九大修改后的新《党章》之中。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的五项基本要求之一。《党章》是党内的“宪法”,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等级,因此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宣示彻底反腐败政治决心内容写进党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作为的反腐败实践以及历史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坚定的、彻底的政治决心的确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反腐败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九大继续宣示坚定彻底的反腐败政治决心,而且展示出更大的决心和力量,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

为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5年反腐败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时,指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首先,过去5年反腐败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支撑。反腐败方面,突破性的改革主要是发生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两大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肯定了十八大以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同时还做出了完成此项改革的具体部署。对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的一些重要改革突破也体现在了十九大修改后的新《党章》之中。例如,“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加强对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发现同级党的委员会委员有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可以先进行初步核实,如果需要立案检查的,应当在向同级党的委员会报告的同时向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简称“同时报告”)。

其次,过去5年的反腐败斗争以两大关键转折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第一个关键转折是,实现了对腐败增量的明显遏制,从而终结了持续多年的反腐败的严峻局面。第二个关键转折是,在反腐败力量和腐败势力的较量中,首次实现了力量对比的逆转,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在执政和建设时期,威胁党执政地位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有作为、有成效的反腐败,其效果同样是挽救了党。十八大以来在反腐败上所实现的“历史性变革”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有了这个重要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就可以站上一个新的高度,可以成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整体进程中的一个新的时间节点。对此,人们将更有信心。

为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描绘了战略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求,无疑是吹响了最终战胜腐败、解决腐败问题的战斗号角。党的十九大的一系列精神已经为此描绘出了一张战略蓝图。

首先,是设定了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的终点正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纵观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总体目标包括三个标准,即:完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用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纪委提交给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就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对于最终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信心。有了十八大以来有效反腐败的良好开端与坚实基础,广大群众也对此很有信心。

其次,是形成了更为系统的战略对策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三部分,即“全面从严治党”部分,详细列明了这些对策。可以归纳为3+1,即3项基础性对策和1项直接性对策两个层次。3项基础性对策分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和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3项对策的基础性作用并不难理解。邓小平同志讲过一句通俗但十分正确的话,“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果全面从严治党抓好了,就一定能为反腐败起到一个重要的引领作用。反之,如果全面从严治党搞不好,党内的腐败都得不到治理,要治理其他领域的腐败则几无可能。从操作层面来看,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诸项任务中最困难的,作风问题也是和腐败问题关联度最高的。如果作风建设搞好了,就可以防止相当多的腐败问题。反之,如果作风建设搞不好,就将成为腐败滋生蔓延的温床,腐败也将难以治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有效防止腐败、实现“不能腐”的基本前提。而要管住权力,关键就是要看能不能建好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其中,党内监督体系是重中之重。1项直接性对策,是指“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思路和对策相比,新的变化和内容是:“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这些新举措都必将为提升惩处腐败的有效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庄德水.政治决心与反腐机构的运行绩效: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4).

(作者简介:任建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航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