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艰苦奋斗本色不可丢

廖焕水

2017年12月10日15:40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艰苦奋斗本色不可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眼下,广大帮扶干部正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但也有极少数人不在状态,有的搞“挂名式”帮扶,一年到头不进贫困户的家门;有的搞“走秀式”帮扶,即使到贫困户家里,也只是“蜻蜓点水”,摆摆样子。凡此种种,都是丢了我们党与人民同甘共苦这份情、忘了我们党艰苦奋斗这个本的表现。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归根结底就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的那样:“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各级帮扶干部更应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艰苦奋斗是一种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重返贫困时代,也不是当“苦行僧”,而是主动去奢从俭,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如果追求山珍海味,就尝不惯百姓的粗茶淡饭;追求灯红酒绿,就不可能与百姓打成一片;追求安逸享受,就不可能与百姓同甘共苦。帮扶干部直接面对贫困群众,更要习惯于过简朴的生活,不摆阔气,不讲排场。要放得下架子、嚼得了菜根,在心里和言行上与贫困群众拉近距离,深刻体察贫困群众的生活艰辛,从而激发起扶贫帮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艰苦奋斗是一种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而是坚守为劳苦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甘于奉献。帮贫困户脱贫,更需要广大帮扶干部发扬奉献精神,切实在“帮”上下功夫,在“扶”上用狠劲。要多把自己的智慧、才能用在扶贫帮困上,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出点子、指路子;多从帮助解决贫困户最关心、最现实的点滴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多想贫困户之所想、干贫困户之所需,努力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艰苦奋斗是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方志敏是艰苦奋斗的典范。他是赣东北苏区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者,“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却一直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因为方志敏认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当前,帮扶工作面临种种难题,帮扶干部首先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善于排难而上。不仅要能与贫困户一起艰苦,更要带领贫困户一起奋斗;不仅要能与贫困户一起苦干,更要善于引导贫困户巧干。多一些担当的正气,多一些拼搏的锐气,多一些实干的豪气。广大帮扶干部只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带领贫困群众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