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军爱民、民拥军,既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推进强军事业的现实需要

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 

郭江山

2017年12月06日08:45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

  习主席强调指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不断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军爱民、民拥军,既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推进强军事业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们党领导军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早在红军初创时期,就提出了拥政爱民的思想和要求。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中反复告诫部队,工农革命军是人民的军队,要爱护人民,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伟大的双拥运动。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要求抗日根据地在1944年农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抗(抗日军人家属)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并规定以后于每年农历正月举行一次。此后,各根据地广泛开展这一运动,极大地密切了军民鱼水关系。解放战争时期,以三大战役为代表,广大军民同心同德、并肩作战,上演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活剧。山东沂蒙人民推着独轮小车,带着煎饼、大葱支援前线,乳汁救伤员、火线架桥等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伊始,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动力,上百万中华儿女在朝鲜战场英勇奋战,亿万人民在后方全力支前,彰显了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双拥工作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同时,不断融入新元素,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应对重大风险考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实践充分表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双拥工作都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都是须臾不可放松的重要任务。

  适应新体制新任务,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当前,改革强军战略全面实施,军队组织形态和力量体系实现整体性重塑,双拥工作组织领导和军地协调机制随之发生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军队各级应积极适应新体制新任务,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强化传承双拥传统,致力创新理念方法,不断提高双拥工作的质量效益。

  坚持用共同奋斗目标凝聚军民意志力量。要用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军心民心,不断打牢广大军民团结拼搏、携手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尤其在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注重运用新媒体抢占制高点,会同军地有关部门主动发声、主动引导,唱响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主旋律。倾力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教育官兵牢记我军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解难题。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参与生态和环境保护,持续开展经常性助民活动,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着力协调地方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在自觉尊重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基础之上,围绕服务改革强军大局,依托双拥渠道,重点协调解决新调整组建部队转隶移防、官兵分流安置、军属随迁随调等现实问题;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协调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法规,为支持部队建设改革、维护官兵切身利益提供政策支撑。强力推动双拥工作在基层落到实处。继续用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等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因地制宜推进创(共)建领域、活动载体、方法手段等创新,总结推广基层一线的经验做法,搞好群众性活动,使其常抓常新,持续掀起双拥共建热潮。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