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高举伟大旗帜 坚定“四个自信”

吴桂韩

2017年12月04日09:1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既是历史的逻辑,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核心要义、深刻内涵和现实基础,始终高举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政治状况、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重任,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生了失误和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为逐渐探索和开辟出来的这条新道路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摸索中逐渐成熟。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上,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些历史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是党和国家观察国家前途命运的工具,是立党立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确认识这个体系,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表现,是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和行动指南。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制定和实行什么样的制度,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机与活力,也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得到切实贯彻和落实,需要作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要求。确立制度自信,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只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深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创举,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促进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必须深刻认识到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治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治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治保障;必须深刻认识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所有制形式,促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发展的、前进的,始终在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创造积淀下来并代代传承的思想瑰宝,历经各个时代的千锤百炼,具有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和异常深远的影响力,构成了宏大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和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其中,革命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光辉典范,深刻了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和发展方向,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因,集中体现为党在新民主主义各个阶段培育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社会主义本质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晶体,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展示,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进步潮流。在新形势下,全党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不懈奋斗。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单位: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机关党委人事司)

来源:《理论学习》2017年第11期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