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风险考验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7年11月24日08:43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论述,不仅表明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坚定决心,也表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风险考验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需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这表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革新全球治理制度、提升全球治理能力、重塑全球治理秩序,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党需要面对的新任务。在我国处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我们党必须顺应新的国际形势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

  统筹自身发展压力与全球治理责任,需要我们党有更大智慧。随着我国从全球经济治理的外围逐渐走向核心,为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已成为必然之势。但是,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意味着中国必须为国际规则载体和平台运行担负更多成本。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提出的比较高的、不太符合中国实际的要求,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较大压力。如何在秉承量力而行原则上,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大智慧大谋略,这都将成为新时代我们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面临的考验。

  平衡发达经济体与新经济体之间的利益诉求,需要我们党有更大担当。维护、获取、增进自身利益是任何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但现行全球治理制度是传统大国霸权的产物,而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等“新”治理主体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观意愿日益迫切,两大阵营的摩擦与博弈不可避免。要在这场利益摩擦和博弈中降低风险提升收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求我们要有世界眼光、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来整合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中国方案,需要我们党有更大贡献。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说明有着“天下为公”情怀的中国共产党,在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但依据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积极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力量的培育者、治理进程的推动者,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重任需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期间新老问题交织,复杂矛盾凸显。问题越多、矛盾越复杂、改革发展任务越艰巨,越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凝聚改革共识,治国理政要有新谋划。破解发展难题,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而要推进改革发展的整体步伐,必须凝聚13亿多人民共识。尤其是面对公平与效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改革发展两难问题时,朝什么方向改、以何种方式改,必须做到积极稳妥。同时在辨明总体与局部、主流与支流,在坚持“求同”与“存异”相结合基础上找最大公约数,如何牵住“牛鼻子”、对症下药,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改革热情等方面,需要我们党有新的智慧、新的勇气和新的谋划。

  破除改革阻力,治国理政要有新魄力。随着经济结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基础上也遇到了新问题、新阻力,如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消极观望,维持现状的“怕改革”阻力;担心改革触动现有利益格局,不愿改革也不敢改革的“不改革”阻力;假借改革之名行部门之便,导致改革改而无效或越改越乱的“伪改革”阻力。这些阻力是典型的为官不为、为官不正、为官乱为现象。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要继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我们党就必须拿出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通过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动新时代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共享改革成果,治国理政要有新举措。改革发展的成效,最终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这就决定了,改革既要朝着有利于注重发展效率的方向推进,也要朝着突出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生、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如何提高改革的精准度,在扩大改革实际成效时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现实获得感,如何提高改革的公平性,在使小康水平线“水涨船高”时不断让覆盖面“拾遗补缺”,这些都需要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任重道远的赶考命题需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表明,处在新时代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场历史性“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就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员结构变化对党的先进性构成了新考验。目前我们党党员总数已达8944.7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虽然这些党员文化程度都有了很大跃升,但和平年代的宽松环境也容易让人降低要求、放松警惕。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如何教育好和管理好庞大的党员队伍,把党员的数量优势化为我们党的巨大执政优势,把世界最大政党化为世界最强政党,这是新时代党员结构变化给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新考验。

  执政条件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领导十三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身更要现代化。但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一些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仍有不小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许多必然王国需要我们去闯去试去探索,有许多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我们落实。全党唯有进一步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生机活力,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上扬鞭策马、行稳致远。

  党的建设薄弱环节对党的执政形象带来了新挑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使得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但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依然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依然未除。因此,要想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继续取得胜利,就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领导人民共同奋斗,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执笔:袁赛男)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