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兴华
2017年11月16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大而科学的政治论断。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在党的八大作出的我们国内主要矛盾提法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应当认识到,虽然在之后的30多年里,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没有变,但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在向好转换,对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解读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从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极其落后,连人民最基本的日用消费品需要也远不能满足,需要凭票、限量供应。而近些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有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我国经济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存在的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正是以这一新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种内容的拓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既发展了先前对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表述,又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讲我们还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过程,还要完成初级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从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目标来讲的,还可从两个具体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这一特征没有变,就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使经过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目前达到了八九千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依然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也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因此,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把握几点:其一,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发展状况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特征年年月月都在发展变化。因此,要把从战略定力上讲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和具体实践中的“不断变”区别开来。其二,社会主要矛盾涉及供给和需求双方。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下,需求的内容拓宽了,不限于物质文化的需要,还涵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供给方的能力也达到了新水平,同时表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其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渐积累的,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四,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应持两点论。它既反映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新特点,又反映我国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协调与不平衡的新特点;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又表明我国的生产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新的更高需求。正确看待、主动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就要像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作者为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16日 07 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