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学者专栏>>汪建新专栏>>文章精选

【专家谈】诗人毛泽东独“到”的故园情怀

2017年11月08日14:2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东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云:“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自古以来,乡情乡恋、乡愁乡思是人们的一种恒久情愫。走出韶山的毛泽东曾发出“我自欲为江海客”的豪言壮语,然而他始终满怀对韶山父老乡亲的深情眷恋,对韶山青山绿水的不尽依恋。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其后,他曾几次回韶山。1915年2月,他回乡过春节。1916年6至7月,他回乡探望患病的母亲。1919年10月,因母亲病逝回到韶山,悲情撰写《祭母文》和两幅挽联。1921年春节过后,他回韶山动员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舍弃家业而外出革命。1925年2月,毛泽东携妻儿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夜校和农协组织,成立中共韶山党支部。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这是他解放前最后一次回到韶山。临别时,毛泽东对乡亲们立下誓言:“二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了!”1910年,他走出韶山时给父亲留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那时他还只是一介书生,充其量是追求功成名就的个人目标。而发誓“革命不成功不回韶山”的毛泽东,已经是叱咤风云的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

  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泽东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韶山,毛泽东心潮起伏,吟成《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序文短短28个字,貌似平淡,却蕴涵着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毛泽东1927年立下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国革命已然成功,韶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2年在历史长河,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个人的生命中却是漫长的历程。

  回到韶山后的毛泽东上山给父母拜坟,察看旧居的陈设,进了毛家祠堂,追忆早年的生活,畅游韶山水库。然而,他更多的时间是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他接见群众3000多人,握手3000多次。他吃农家饭菜,吸普通香烟,讲方言土语。他见到亲人,满心欢喜;了解到乡亲们生活艰苦,充满内疚;见到烈士遗属,无限伤感。

  毛泽东1959年的韶山之行,是一位学有所成的学子的故乡之行,一位胸怀高远的游子的故乡之行,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的故乡之行,更是一位救国救民的革命家的故乡之行,一位成就千秋伟业的人民领袖的故乡之行。一首《七律·到韶山》正好倾诉了伟人的丰富情感。

  毛泽东所抒发的诗情,不是个人得志的“小我”之情,而是一个革命者重温革命征程,缅怀革命先烈,喜看家乡巨变的“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的“大我”之情。恰如毛宇居所言:“闳中肆外,国尔忘家”。仅题目中的一个“到”字,就不同凡响,耐人寻味。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使用“回”“归”“还”“返”等字眼,既没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那种以家为国、叶落归根的慨叹,更没有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那种耀武扬威、衣锦还乡似的张狂。平平淡淡一个“到”字,蕴含的是以国为家、天下为公的胸襟与抱负,充分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崇高风范和领袖魅力。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 汪建新)

(责编:夏迪、谢磊)
相关专题
· 汪建新专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