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用好“新标尺”把好“选任关”

倪洋军

2017年11月05日11: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谈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时,明确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等等这些可以看作是我党选人用人的“新标尺”,需要各级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把好干部“选任关”,为领航新时代提供重要支撑。

突出政治标准,把好政治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根本素质。党的政治建设是摆在党的建设首位的根本性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背景下,随着党的建设出现新的更高要求,选人用人当然更要强调“政治标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向核心看齐,必须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不能片面强调选用“能人”,而忽视政治标准,导致出现一些隐患。要注重日常考察了解,强化审核措施,坚持“凡提四必”,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于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不仅要及时提醒教育,而且坚决不能提拔重用。不能将“政治标准”停留在口头上重视、操作中忽视,要细化政治标准内涵,防止出现空泛化、表面化、形式化、虚无化等倾向,努力打造更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政治生态。

坚持公道正派,把好公正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必须讲原则、守规矩,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等传统用人原则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公生明,廉生威。公道正派,是干部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坚持“公道正派”用人标准,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和条件的深化,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题中之义。过去,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人用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任人唯亲、随意画圈和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等现象,一些德才平平、投机取巧的人屡屡得到提拔重用,一些德才兼备、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却受到冷落。这种状况,严重破坏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正性和公信度,也挫伤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一直是党中央所强调的。这次,党中央将“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写入十九大报告,为选人用人增加了“新规矩”,也是在制度层面为那些埋头干事、不跑不要的正派人撑腰打气。当然,“公道正派”这一原则和规矩,必须依靠公道正派的干部来组织和实施,尤其是“一把手”书记和组织部门的领导必须出以公心、恪尽职守,坚决堵住拉关系、托门路、搭天线,让不干事只来事的干部没有市场,让“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干部受青睐。

强化实践经验,把好经历关。青年强,则国强。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一直是我党干部工作的重要方向。然而,过去一些地方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年轻,轻经历”等泛化现象,导致“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较多,但由于缺乏基层锻炼的经历,工作经验不足,很难打开工作局面,还使得整个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受到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经过实践考验”“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年轻干部,强调把基层经验作为最重要环节,有利于破解干部队伍顽疾,不断提高年轻干部储备的质量。当然,重视基层经历、实践经验,要有下得去上得来的体制机制,既不能一派了之,又要防止出现“将基层经历作为跳板”的倾向。一线最艰苦,也最锻炼人。广大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坚持人民在哪里,我们就应该站在哪里,了解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少些繁华与喧嚣,多些冷寂和坚守;少些功利和浮躁,多些淡薄与从容,深深扎根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在基层一线积累实践经验,在与群众打交道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不负青春、不辱使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选人用人是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落实好、使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干部选任的“新标尺”,引导干部队伍讲政治、干实事、守公道、重基层打基础,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新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 倪洋军文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