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谢春涛: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2017年11月01日16:45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颜庆雄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主要的依据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状况所作的准确判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要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各方面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应该对国情、对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全面、准确、清晰的判断。

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最主要依据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主要的依据是发展。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走过了有些国家用一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教育事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中国文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状况和人均寿命,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起来,覆盖全国城乡大部分人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

新时代是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高度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人民的角度看,在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基础上,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从国家发展的状况看,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全面均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诉求。

新时代蕴含着深刻的“变”与“不变”。这里的“变”指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不变”指的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另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变,“初心”就是党的理想、信念、追求,就是对国家、民族、人民所负的责任,就是不能忘记我们入党的誓词,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宣示。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基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何处、朝哪里去。正是基于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并由此作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个重要角度界定了我们所处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意味着”,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一论断,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确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互相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述,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改变?我认为可以说是总结了过去党的建设方面的教训,也总结了过去五年党的建设方面的经验。政治建设就是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持党的团结统一。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个“新提法”引人注目: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此前,类似表述中的提法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内涵深刻。自上世纪50年代首提“现代化”以来,我们党对强国目标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一个标准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以往一提“强国”,人们首先想到经济实力,而现在,综合国力的内涵大大扩展了。十九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前的定语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增加了“美丽”,充分证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假如污染很严重,很难说就强起来了。报告还提出,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也是个了不起的指标。过去是“先富带后富”,后来是缩小收入差距,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就意味着不仅绝对贫困消失,相对贫困也将大大减弱。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作者系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务部主任、教授)

(责编:杨丽娜、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