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中国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胜利——纪念《资本论》出版150周年

李鹏

2017年10月04日11:06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中国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胜利

马克思1843年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历经24年呕心沥血,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1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至1890年,《资本论》第一卷又历经23年修改完善的漫长过程,相继出版了德文第2版、法文版、德文第3版、英文版、德文第4版5个版本。《资本论》第一卷集中代表了马克思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历史性贡献,即两大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密切的结合、最充分和最系统的阐述。《资本论》第一卷的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确立,是人类思想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

《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出版后,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没能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革命理想变成现实,但包括中国在内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困难和挫折中艰难前行,依然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同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国家制度也发生了较多变化。这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同时也随着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需求和挑战。时间的演变、时代的变迁只改变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具体形式,而没有改变规律本身。但无论时代如何改变,《资本论》所阐明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仍然显示并将继续显示出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资本论》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是行不通的。历史决定了,马克思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作出精确设计,甚至个别阐述和论断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在28年前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100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50年、100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委政府要用好政治经济学”“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原因何在呢?

多年来,在许多人,包括专业人员的思想中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以《资本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剥削理论和阶级斗争观点是其理论核心,无非是要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并最终走向灭亡,因此,它是批判的经济学,而非建设的经济学。确实,当代世界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仍然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对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尖锐地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平等和剥削。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从未真正研读甚至没有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能通过联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暴力和盘剥成长史来学习和认识《资本论》等马克思经典原著,因而学习者无法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原意和本意,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错误和歪曲式误读。

认识理解和运用《资本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价值,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来之意。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恩格斯也曾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二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在对生产力研究的同时,突出强调揭批资本主义经济在生产关系上的剥削性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是有着具体的历史情境的。回顾世界历史,我们或许对此更容易认识和理解。

经历二战后,国际竞争已经从国家战争的热性手段转变为两种制度的冷战博弈。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积贫积弱,其强烈的发展意愿不仅得不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那是一厢情愿),而且无一例外地面临民族独立后的国家生存难题。一方面,这些国家建立过程的革命手段,让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思想和心理的恐惧症,只有除之才能后快,因此无所不用其极,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攻击乃至肮脏手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那些曾经备受掠夺和欺压的前殖民地社会主义国家,好不容易翻身得到解放,只有全民团结和动员才可能保护胜利的成果。由于在经济实力上资强社弱,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自主选择了走上经济计划、政治集中的发展制度和道路。中国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被裹挟入两大阵营之争,受到美苏霸权主义的排挤和压制,中国不得不同时准备与美苏在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多场竞争及防范潜在可能的战争。因此,经济集中成为当时国家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承担起了应有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既发挥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传统优越性,又拓展利用了市场经济的特色长处,逐步探索出适应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制度和政策,现正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话语体系,这些不可谓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胜利。如果按照当年西方之改革发展路径,先行打造西方式制度,今日不仅无法出现西方现代成果,眼前之果实恐也难得到。

进一步遍观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现状,可以看到:除了早期老牌发达国家仍旧维持世界经济领先水平之外,绝大部分二战后的新兴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要么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要么踏步不前、发展缓慢甚至成为失败国家,其令人失望程度,连那些实力雄厚的前宗主国家也渐次退出对这些国家的援助支持。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模式成就突显,上述苦于改革无路、发展缺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渐转向与中国大规模、深层次的广泛交流合作。这个过程既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被世界开始接受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从国内走向国际合作进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成功范例,这不可谓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