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干部存在感不能靠“刷”出来

倪洋军

2017年09月29日14: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很正常。而少数党员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表演、作秀,满足于在群众面前露脸,还有的特别热衷于报纸上留图、电视上留影、广播中留声,生怕别人不知道。更有甚者,喜欢到处题字,大有留名四方的架势。这种“刷”存在感的方式,对于干部而言,就显得有点不太正常了。

干部,干部,那是要干事的。换句话说,干部在群众心中有没有位置,不是看其会不会“来事”,而是看其能不能脚踏实地做事。一个干部,只要能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扑在事业上、工作中,立足本职,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哪怕再默默无闻、不事张扬,他也会深深地印刻在百姓的心坎上。反之,那些热衷于“造势”,习惯于“人来疯”的,其所谓的存在感,也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老百姓不仅不会买账,还会在背后戳脊梁骨。故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将心思用在事业上、放到工作中,要对事业孜孜以求,对工作精益求精,对群众掏心掏肺,对所谓的成名立万,要自觉不去想、不去为。要崇尚实干,力戒空谈;要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做表面文章,少搞形式主义;要创新思维,善于巧干,但不能投机取巧,虚晃一枪。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须担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那个位置上,不是用来显摆的,而是要为党分忧、为民担当的。然而,少数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其责,对于组织上安排的任务,不上心、不用心,简单应付;对于老百姓的诉求,不关心、不热心,态度冷淡,甚至认为群众是故意挑刺、找麻烦。相反,对于一些有利可图,能够给自己脸上“贴金”、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事情,则争着上,不顾一切“刷”存在感。这样的干部,如此的“不担当不作为”,与干部的身份不符,也为人民群众所不齿。各级各地要着力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检查,对于不担当、不尽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雷霆问责,从严查处不手软,应追必追不放过,从而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旗帜鲜明讲政治,态度坚决反“四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增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亲民,才能为民;敬民才能进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块,到群众的家门口,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不能也不允许在群众面前摆谱。要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不能记者不到不开始,新闻不上不结束。要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记挂在心上,以百姓之心为心,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将自己从不严不实务虚飘浮的作风中解放出来,多干重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少搞乃至不搞虚头巴脑、乱“刷”存在感的形式,多到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到群众身边与群众交朋友,少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干部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不是干部自说自话、自我标榜的,更不是可以用“刷”存在感的方式就能换来的,而是要看群众如何评价、如何感受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像孔繁森、焦裕禄、廖俊波、黄大年等时代楷模那样,努力放低身段,扑下身子,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务实作为赢得百姓的支持点赞,让自己真正活得有价值,在群众心中有位置,在社会上有口碑,以优异成绩和良好作风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 倪洋军文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