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完善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对策

于洪生

2017年09月25日08:39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完善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对策

  重视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健全职业化岗位培训制度。要把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作为农村干部的重要助推器。要按照推进职业化建设的要求,遵照按需培训、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多样化的农村干部职业化培训体系,将农村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规划和主体班次,编写规范化的职业培训教材。县党校及乡镇(街道)业余培训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机制,使之成为农村干部职业化培训的基地,还可有效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加大农村干部岗位培训力度。在培训内容上,要从增强职业意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职业技能等层面入手,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村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要,增强职业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强化职业化教育培训,使农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带领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提高农村干部的经济、政治待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激励约束制度。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为此,根据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要求,健全政府资助基层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加大对农村干部的激励投入。要强化对农村干部的以村民利益为导向的广大村民参与的工作情况的考核。除了三年一次的农村干部竞选外,就靠一年至少一次的对农村干部的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与“工资”发放挂钩。这是防止“公职化”负效应的关键一步,必须重视和强化。在此基础上,实行结构薪酬制度,即把农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评议工资三部分:基础工资由区财政按统一标准支付;绩效工资由乡镇(街道)财政根据农村干部工作业绩考核情况支付;评议工资则根据村民对农村干部的满意度测评情况,从村级收入中支付。

  加强农村干部职业化的监督考核,发挥制度保障作用。规范管理运行是农村干部职业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应按照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要求,结合“村居干部”职业化建设的实际,全面推进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组织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任期承诺制度、报告工作制度、年度考评考核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以及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切实实行规范化管理。要健全绩效考评体系,明确量化指标,将村级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列为重点考核内容,同时量化标准,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民主评议制度,推进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形成法制完备、参与广泛、约束有力的监督体系,督促农村干部按照制度和程序正确行使权力,增强责任感。(于洪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