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干事没压力就没动力也是一种作风病

杨开华

2017年08月29日14: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我们的队伍里存在这样一些干部:他们平时对早已存在的问题能拖则拖、能推则推。问题一旦被曝光,或是被上级关注,立刻摆出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架势。甚至有些拖了数年、数十年的问题,也能在数天内取得关键性进展。(8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用来形容一些慢作为、懒作为干部,也算是贴切合身。平时,工作任务早已分解到人头,可还是不愿鼓足干劲,能拖则拖,能敷衍绝不认真。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久拖不解决,必然激发民怨,引来群众“挑刺”。这个时候,相关单位、干部往往能使出“吃奶”的劲,“马上就改”高效率解决问题。

舆论的压力,上级的关注,反而成了工作“助推剂”,简直就是一大笑话。“聚光灯”之下,再难的问题都不难,再多矛盾都能化解,再大困难都能克服,真是让人几多欢喜几多忧。按理说,吃着财政的饭,拿着公家的钱,就该履职尽责,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好。工作落到了人头,早干晚干都要干,无论怎么拖、怎么躲,最终都要给组织一个交待,给人民一个满意结果。

总是等到压力降临、批评近身,才“挑灯应对”、临时抱佛脚,把之前的旧账快速“补”回来。这种工作作风,本质上还是“懒政+投机”心理作怪。因为思想懒惰,所以不想做事,平时混天过日子,没把工作放在心上;同时,片面认为某些工作只是“一阵风”,只要拖过去就大功告成,以后不用再管,实在没办法,才在压力面前“恶补”,满脑子投机应付心理。

俗话说得好,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表面上看,这些干部面对老百姓“挑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响应,承认错误,立马整改,在最短的时间里给群众一个满意交待。可是,这种工作方式反复上演,依靠舆论监督“挤牙膏”干工作,也是一种“作风病”,态度再诚恳、整改再及时,其中的“套路”恐怕也瞒不了群众,得不到理解和支持。

其实,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要求并不高,只要办事动作快一点,态度热情一点,讲话客气一点,处理问题多“换位”一点,能把影响他们正常生活、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群众就不会有怨言,而是满满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与其被群众逼着干工作,通宵熬夜、挑灯夜战透支身体健康,不如主动作为,平时把工作干到位、干具体,随时都经得起监督检查。同样干工作,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该如何干,相信干部应该有正确的选择。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