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正确看待“三大陷阱”

孔繁轲

2017年08月24日09:08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正确看待“三大陷阱”

对于“三大陷阱”,目前社会上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是相对悲观型,认为中国不能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极有可能陷入某些“陷阱”;另一种是盲目乐观型,认为跨越“陷阱”不是什么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这两种观点都不可取。正确认识并跨越“三大陷阱”,一方面要坚定信心,对国家未来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有效化解矛盾问题,努力化“危”为“机”,实现成功跨越。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关系风云多变,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在新的历史性“赶考”中,体现外部忧患的“修昔底德陷阱”、内部挑战的“中等收入陷阱”、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塔西佗陷阱”,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坎”,时刻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智慧和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跨越“三大陷阱”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动回应了国际国内的关切和忧虑,为成功跨越“三大陷阱”、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遵循。

国家发展壮大到一定阶段后,必然面对的历史课题

“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的概念并非中国原创,这些矛盾困境也并非仅中国需要面对,它们是一个国家在发展壮大到一定阶段后必然面对的历史性课题。

“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意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要回应这种威胁,为此,战争将变得不可避免。从本质上讲,它针对的是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构建良好国际环境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由世界银行2006年最早提出,意思是新兴市场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000美元向12000美元跨越过程中,由于矛盾集中呈现、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导致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说,它针对的是如何处理好发展过程中效率和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历史学家塔西佗,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政策,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它针对的是在发展过程中怎样巩固执政根基的问题。面对日益凸显的“三大陷阱”,我们党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种场合强调要防止落入“三大陷阱”、有信心跨越“三大陷阱”,向世人宣示了治国理政的应有担当。

能否迈出坚实的“一跨”,关键要看我们的态度与毅力

对如何认识、跨越“三大陷阱”,目前社会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相对悲观型,认为中国不能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极有可能陷入某些“陷阱”,容易挣扎不出来;另一种是盲目乐观型,认为中国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跨越“陷阱”不是什么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这两种观点都不可取。在我看来,正确认识并跨越“三大陷阱”,必须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理性辩证地分析。

——历史地看。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通过发展实现崛起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真正的大发展肇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那些已成功跨越“三大陷阱”的西方国家则经历了几百年的积淀,指望中国在40多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走的路,既不现实又不可能。其次,充分认识国际社会没有哪个大国发展是一帆风顺的,过去所有大国崛起多伴有诸多困境甚至战争。尤其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上、未经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与某些大国相比,底子薄弱、制度迥异,跨越发展的势头令一些国家产生担忧、质疑和猜测。为此,我们必须对国家未来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切不可因一时之挫改变既定方向,更不能因外部掣肘打乱复兴大局。

——唯物地看。面对“三大陷阱”,能否迈出坚实的“一跨”,关键要看我们的态度与毅力。仅就“修昔底德陷阱”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事实也是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片面以为中国崛起“挑战”了它们的霸权,千方百计对我进行围堵、打压,既为中国发展设计了“陷阱”,也给世界和平蒙上了阴影。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拥有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但和平环境不会自然生成、主动惠顾,需要我们在坦然应对挑战的同时积极争取、努力创造。

——辩证地看。“三大陷阱”问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挑战,而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也就获得了发展机遇和空间。以“中等收入陷阱”为例,如果认识到位、把握得当,则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握机遇,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策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效化解矛盾问题,更好地化“危”为“机”。对此,我们有着充分的自信。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完成之时,我国人均收入将达到12000美元,就能够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地看。“J曲线”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处于发展或改革中的社会来说,社会的价值能力以及人们的期望值都在不断提高,但是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价值期望和价值能力之间的落差扩大,从而导致人们对政府产生不满。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状况会逐步好转。所以,对于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即: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诸多矛盾问题会逐步解决,社会也将更加和谐。当然,这种局面的到来不可能“天上掉馅饼”,需要党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努力、一一化解。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要成功跨越“三大陷阱”,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在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上,必须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而发展的动力之源,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二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推进伟大事业、破解发展难题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三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就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要把“蛋糕”分好,努力做到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始终保持发展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面对“三大陷阱”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发展。首先,扭住发展不放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深刻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变化,更加主动地应对各方面风险挑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其次,积极有所作为。着眼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在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大幅提高国际话语权、影响力。

切实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走好新的“长征路”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是成功跨越“三大陷阱”的根本保障。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科学思想方法,以思想理论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要增强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自觉性,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突出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我国最大的政治优势。能否成功跨越“三大陷阱”,首先要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一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管党相结合。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实现从“关键少数”到所有党员全覆盖;把党性修养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不懈地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将党章作为共产党人的“原教旨”,始终不渝地讲规矩守纪律。二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环境。三要着力建设过硬队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做到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严格落实“四讲四有”党员标准,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标兵、做表率。如此,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成功跨越“三大陷阱”。(孔繁轲 山东省委讲师团团长)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