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重庆市各界热议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四集、第五集《公正司法(上、下)》

2017年08月23日10:53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核心提示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1日、22日晚连续播出的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四集、第五集《公正司法(上、下)》,以全面依法治国为背景,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内涵,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事例,展现司法体制改革对于法治建设所起到的作用,以司法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凸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为精神内涵,反映了司法机关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立案难、执行难逐步破解,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现象得到遏制,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人民群众获得实惠,重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改革领域在司法为民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两集专题片的播出,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

关键词:公平与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体现司法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是每一个司法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一处处长孙琳观看专题片后说。

孙琳认为,作为检察官,要把每一个案件实体和程序公平正义的理念植入内心,精细办案,落实严格证据裁判规则,不断完善规范办案流程的各种机制,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有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繁简分流的程序制度设计。

在办案中,检察官要紧紧把住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注重办案亲历性,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筑牢法治中国的正义防线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观看专题片后说,司法公正是法治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筑牢这道防线,才能确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

彭静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给予了极大关切。司法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结构、法官终身责任制、阳光司法建设正从体制、程序、制度、机制四个方面同步架构司法公正的框架体系。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人民对司法公正的期待越来越高。要不断推进司法公正就必须扎紧制度的篱笆,根除任何妨碍司法公正的因素。

彭静认为,今后要持之以恒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体制、机制。继续加强司法为民、司法民主建设,通过个案正义的实现让群众尊重司法、认可司法。推动司法制度的联动改革,通过完善诉讼活动“制度链”、规范司法程序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加强社会监督等行为,切实防范司法腐败行为。

关键词:司法为民

司法为民要落实在人民调解、刑罚执行、基层普法中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落脚点就是司法为民。”江北区铁山坪司法所所长王未秋观看专题片后表示,国家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基层的司法所就找到了推进公正司法的方向和抓手,那就是严格指导人民调解、落实刑罚执行、开展基层普法。

王未秋认为,人民调解最需要客观公正。指导人民调解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调解过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把客观公正摆在第一位,并在充分保障调解双方权益的前提下,积极化解群众矛盾,促进辖区和谐发展。

此外,刑罚执行要做真做实。铁山坪司法所严格落实刑罚执行,认真履行社区矫正职责,杜绝法律白条,保证刑罚执行工作规范有序和教育改造罪犯质量稳步提升,对缓刑、假释、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罚执行实行无差别严格监管,维护刑罚执行公平公正。

基层普法形式应多样。司法所在积极开展日常普法工作之余,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出“联合普法法制共建”的普法新模式,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警民恳谈会等活动,联系区法院到社区开展“庭审进街镇,法官进社区”活动,丰富普法的形式,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

主动积极地支持、参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加主动积极地支持、参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效,真正分享到改革成果。”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周尚君观看专题片后表示。

周尚君表示,近年来,我市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敢于直面问题,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

周尚君认为,我市在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和推动区县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市级统一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构建起了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司法权监督体系,形成了权力、责任、监督制约“三位一体”的新的司法权运行格局。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教授王志刚观看专题片后表示,以审判为中心是现代法治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它既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严格司法的题中之义。以审判为中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审判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因为只有在审判阶段,才能最终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第二,法庭审判是整个审判程序的中心。因为法庭审判是决定被告人罪之有无的关键环节,而庭审要真正成为审判的决定性环节,必须使庭审实质化而不能流于形式。

王志刚认为,实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一项体系性的工程,它需要一系列制度的配合和联动,包括实行证据开示制度,完善庭前会议制度,构建以证据裁判原则和直接言词原则为核心的证据审查与认定制度,强化律师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时,在体制层面,以审判为中心也并非法院一家的事情,它要求公、检、法机关必须在依法履职的基础上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刑事司法的整体水平,因此可以说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也是对宪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破解执行难

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则是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秀山县法院副院长朱鸿观看专题片后说,倘若法院的判决书无法执行到位,那么司法公正也就无法兑现,甚至沦为一纸空文,司法权威也就无从谈起。

朱鸿表示,近年来,秀山县法院不断完善执行联动格局,与公安、工商、国土房管、车管、民政、高速执法等各大系统建立起打击“老赖”联动机制,实现被执行人身份信息、暂住登记信息、经商办企业信息、房屋登记信息、婚姻状况信息、车辆信息、车辆行驶信息等资源共享。同时,加强网络化执行查控体系、联合信用惩戒体系的建设和运用,加大与异地法院的执行协作,做好事务委托工作,与贵州、湖北、湖南等周边省市建立起区域性执行协作体系。此外,还综合运用拘传、罚款、拘留、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不断挤压“老赖”生存空间。下一步,要继续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解决“执行难”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关键词:保障律师执业权益

律师群体要为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重庆市律师协会党委副书记、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渝观看专题片后表示,律师作为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是促进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力量,法治状况的好坏和司法生态的优劣,往往与律师地位的高低和律师作用的大小息息相关。

孙渝认为,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律师的参与,而律师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对律师执业权益的充分保障。近些年来,各级党委和司法机关为充分保障律师执业权益出台了诸多举措,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律师这方面,尤应珍惜依法治国的大好局面,规范执业,反哺法治,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力量。(记者 陈波 戴娟 张珺 黄乔 周尤)

(责编:王瑶、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