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期刊>>《前线》>>每期精选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陈锡喜

2017年08月17日09:24    来源:前线网——《前线》

原标题: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主要表现在: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能性和提出了必要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其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以及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内涵。

[关键词] 治国理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

[中图分类号] D616;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7-0045-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范畴及将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列,至少表明,它不仅是外延(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等方面)的扩大,更是内涵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意义,不仅在实践上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在理论上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新视野

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则进一步指出:“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则直面21世纪的时代课题,回应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和实践,与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的暴露形成的强烈反差,使我们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具有了可能性。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其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正在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则呈现出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代世界的新表征,如在经济上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结构性矛盾,政治上民主的所谓程序正义没能掩盖实质的不正义,文化上价值观陷入混乱,社会上阶层撕裂程度加深,国际上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在中东、北非等地区遭到水土不服,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提出,使我们更具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物质文明方面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通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的制度文明作出贡献;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逐步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从而为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贡献;通过对坚持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既坚持中国特色又拥抱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验的升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从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次,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的理论供给的期待,为我们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了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结构性问题,如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面对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等等。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面对上述结构性问题时,需要把视野从中国拓展到世界,以提供能够面向未来的理论供给,即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为对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怎样实现这样的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否认人类历史存在先验的、线性的发展规律,并在对欧洲资本主义批判中提炼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同样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来揭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它需要研究:在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和国际资本强势流动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国内和国际领域的表现是什么?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在世界影响扩张的极限在哪儿?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该如何既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又避免其弊端从而超越资本主义?人类社会的文化乃至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趋于多样性还是“趋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当代世界如何实现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同国家利益乃至全人类利益的统一?“自由人的联合体”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间的张力何在?等等。

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包含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首先,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执政近70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系统总结执政规律,尚是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于党的执政目标、代表利益的普遍性、执政基础、自身建设等关系执政规律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新的明确回答,从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关于党的执政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巩固执政地位,又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执政党,既要在宪法和法律秩序范围内活动,又要领导好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使自己在依法治国中坚持领导地位。这样,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中是一身“三任”,即是革命党(当然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有本质区别)、领导党和执政党的统一。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执政党的重要区别。

关于党执政所代表利益的普遍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对于中国梦,他强调不仅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而且是人民幸福的梦。他所说的人民幸福,不仅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对于人民幸福的意义,而且也强调每个人的人生出彩对于国家梦的价值。

关于党执政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基础不强盛,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因此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工作;而如果精神基础不牢靠,党的执政地位也不可能巩固。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把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关于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开展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五大建设”中,重点是抓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既增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又要围绕赋权、用权、制权等环节,规范制度运行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从严治党中,坚持标本兼治,把整饬党风和严惩腐败作为突破口,来为治本赢得时间。在整饬党风中,把整治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挺在前面。在严惩腐败中,从打“老虎”开始逐步扩展到“蝇贪”。从严治党的对象,强调抓“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等等。

其次,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的回答,提升到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国家的高度,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关于党同社会主义以及同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都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国家法治体系,既在法治体系中确保了党的领导地位,又体现了党规在“源于”宪法的同时又“严于”法律的特质,确保了我们党对人民所应承担的更高的责任。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同时,把实现这一总目标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即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出其他领域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这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又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践要求,有效避免了把“政治改革”作为改革重点而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避免市场失灵风险和政府不恰当干预带来的弊端。

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在经济新常态中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政治建设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文化建设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真理和道义制高点;在社会建设中,强调既改善民生,又创建社会治理体系;在生态建设中,强调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同时,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

再次,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中国外交理念时,提出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交往领域多次提出构建包括亚洲、中国和东盟、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拉丁美洲、中国和阿拉伯等区域性的“命运共同体”的思想。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他进一步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导”的“意识”到“打造”的“实践”,使之从外交理念上升到国际战略,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在不同社会制度的民族国家都存在、但又因经济全球化而造成利益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为避免因利益冲突而陷入全人类共同困境而提出的,因而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有重大区别。但是,这一意识强调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其蕴涵的“共赢共享”理念意味着对一种社会制度埋葬另一种社会制度的冷战思维和一个国家利益剥夺另一个国家利益的零和博弈的否定,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扬弃,对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掠夺所造成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现存世界关系的匡正。

在当代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各种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迫切必要性。同时,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面对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而当今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可能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倡导和实践的打造,弘扬了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因而将推进人类解放进程。它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样化的肯定,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内涵,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作出贡献的统一,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运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立场方面,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人民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更是价值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强化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还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始终用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衡量研究结果的最高价值标准。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在观点方面,体现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他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实践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的运用。他还提出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和重点,全面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从全面、根本、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系统思维,就是用整体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创新思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进取。底线思维,就是考虑问题、办事情要从最坏处着眼,从最好处着手,补好“短板”,善于做转化争取工作,掌握主动权。这些思维,都是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它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方法方面,体现为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他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根本方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研究”(15AKS0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15ZDA002)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锡喜,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