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科学制定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

颜晓峰

2017年08月14日08:42    来源:天津日报

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中华民族将开始向现代化新的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的治国理政方法论思想,对这个行动纲领的制定,起到了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

一 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

形势是战略的基石。毛泽东作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战略决策,基于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对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强弱分析的准确判断。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

在科学判断形势、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就能够保证战略决策及行动纲领的科学性。行动纲领的全局性,在于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驾驭治党治国治军多重任务,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行动纲领的战略性,在于着眼实现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扭住前进路上的主要矛盾,抓住根本,举一子而活全盘,动一着而定胜负。行动纲领的前瞻性,在于将近期、中期、长期目标连续起来谋划,未雨绸缪、防控风险,从决策部署之始立足功成在后,建历史功业,谋后人福利。不观天下大势,不懂脚下土地,不察党的脉动,不可能制定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这些都要依赖于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研判。

就拿认识世情来说,当今世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治理正在向各国通过制定国际规则、相互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全球地缘政治棋局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地区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和博弈的焦点。综合国力竞争发生重大变化,竞争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全面展开。我国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最重要的动因,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正在转化为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正是基于对世情的这一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变革的大棋局中精准确定中国的定位和走势,以中国发展的大战略运筹国际关系影响世界变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治大国与交天下相容互济,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一带一路”建设,面向亚欧非大陆,辐射三大洋海域,将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繁荣发展紧密联通在一起,将中国的开放战略展现在大手笔的“一带一路”框架内,将中国的大国外交注入共利共赢的务实内涵。

二 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认清形势,根本是认清国情。国情是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接续奋斗,汇聚而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洪流。一代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复兴梦,就要在这几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实践中变为现实。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东方大国重新走进世界舞台中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砥砺奋进的5年、攻坚克难的5年、深得民心的5年、成就卓著的5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治理开启新航程,明确地把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新的目标。

“四个全面”形成新方略,确立了治国理政的目标引领、根本动力、治理方式、领导核心。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呈现新面貌,政治生态走向风清气正,文化生态走向向善向好。强军兴军出现新飞跃,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国际战略达到新高度,统筹治党治国、协同内政外交,把“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合成一盘大棋来下,同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实现现代化,既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举,也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来说,既要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收官,也就是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力赛最后一棒;又要筹划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起步布局,也就是跑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力赛的第一棒。这是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赋予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同时,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改革开放前的较低水平、改革开放后的中等水平,到现在和今后30年的中高水平。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处于初级阶段与现代化的衔接过渡期,走出初级阶段的酝酿加速期,初级阶段的质量水平提高期,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跃升期。

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 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都是世界性世纪性时代性的,极具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视野更加宽广、眼光更加长远、胸怀更加博大,站在前列、引领方向、统筹全局、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新实践的实质,就是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着力回答和解决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共同推进;如何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全新社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如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价值;如何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如何把握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规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远见才能远行,大智才能大治。

就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政治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使我们党向民族、人民和历史,交上一份赶考路上的优秀答卷。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管党治党,将昨日的丰功伟业续写为明天的壮丽风景,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前进步伐转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等,都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所要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的重大课题,是勇于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时代课题。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