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劲松
2017年07月10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高校应提高认识、整合力量、完善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整体规划、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院落实主体责任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同时,高校还可以与政府和创投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吸引和对接社会资源,不断探索产学研用结合、高校与企业等多方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
形成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系。高校应善于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构建“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梯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开设学科前沿、创业基础等通识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注重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培养;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启发式教育,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实践能力;针对有强烈创业意愿并希望付诸实施的学生,可以开设创客班,注重创业实战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应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备、指导教师等方面的支持,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创新活动。高校还可以依托学科专业优势,集聚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根据创业团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孵化平台,让学生在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入驻不同的孵化平台。此外,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团队,聘请创业导师对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指导,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高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在高校树立创新为魂、以创新引领创业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基础上的创业,特别是鼓励学生将个人创新创业方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二是激发师生活力。高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三是注重典型示范。注重凝练特色、打造品牌,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携手共建创新创业示范区,形成典型示范的辐射效应,带动更多师生进行创新创业。
(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0日 07 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