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侥幸心理”是腐蚀权力的一剂“毒药”

陈书

2017年06月21日15: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媒体近日报道,安徽省砀山县民政局原低保管理员范腾,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冒领低保金3.47万元,收受他人好处,为12户财政供养人员违规办理低保被查处。“我想用他人的名义办理低保,其他人不知道,没有人会发现的。”从范腾交代的情况来看,“侥幸心理”是导致其搞权钱交易的重要因素。

从开始时用他人的名义违规办理低保,到收受好处违规为他人办理低保,这位“监守自盗”的民政局低保管理员,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在享受着“监守自盗”既得利益的同时,逐步丧失了廉洁底线,直至利用手中权力让63名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干部违规领取低保金合计153.76万元,其所掌握的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生活底线的权力,也因“侥幸心理”这剂“毒药”腐蚀而一发不可收拾。

在现实环境中,不少腐败的党员干部最初往往没有很好的调节控制萌发的“侥幸心理”,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在迈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第一步时,总会认为“别人发现不了”“不会那么倒霉”,抱着“侥幸心理”给自身腐败“壮胆助威”。然而,每一次的“侥幸心理”必然会为下一次的腐败提供“成功借鉴”,这种“侥幸心理”就如同一剂“毒药”,在腐蚀党员干部心灵的同时,也腐蚀着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如不能有效控制,便难以自拔。

其实,一些党员干部在腐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侥幸心理”,实质上就是赌徒心理,是一种主观上的自我安慰和“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有的是希望“狠狠地捞一笔”,然后见好就收;有的是有了第一次后就会有第二次,在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欲罢不能,权力被“侥幸心理”绑架,大搞“权、钱、色”交易,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将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度地蚕食着民心,侵蚀着党的执政根基。

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侥幸心理” ,我们应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重要法宝,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思想教育,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在平时,管在平时,严在平时,着力培育党员干部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实干敢干的工作作风,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侥幸心理”的强大“免疫力”。对于党员干部自身而言,要始终自觉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来约束自己,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具体生活细节抓起,强化个人点滴养成,不断拧紧思想“总开关”,筑牢思想防线。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着力规范权力运行,真正运用制度的力量管好权力,不给党员干部搞“权钱色”交易预留空间,有效铲除滋生“侥幸心理”的土壤,不给“侥幸心理”腐蚀权力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另外,要全方位抓好监督,对于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侥幸心理”,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应早发现早教育,对各种腐败苗头,要形成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不给各种有腐败倾向的党员干部以喘息之机;要充分运用群众的力量抓好监督,积极畅通各种监督渠道,力求全方位凝聚监督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