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破解干部“三不为”需破立并举

孔德柱

2017年06月20日14: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期,记者在西部一些省份基层调研发现,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党心、民心背景下,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普遍立起“严”字标,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明显增强,胡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大为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干部的担当意识却有所弱化,出现了因“害怕担责不敢作为、缺少激励不愿作为、本领欠缺不会作为”的“三不为”苗头。(6月19日新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旋律”唱得越来越响,“紧箍咒”也念得越来越紧,在此大环境下,各级党员干部普遍立起“严”字标,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庸政、懒政得到有效遏制。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胡作为、乱作为现象大为减少,可一些党员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发力的大环境下显得“水土不服”、“消化不良”:有的犹如“惊弓之鸟”,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惧怕出错、害怕担责不敢作为;有的片面认为“灰色收入”渠道被堵死,可调动“政治资源”也越来越少,缺少激励不愿作为;还有的习惯了安于现状,仅靠“老经验”、“老办法”不能适应“新要求”、“新常态”,“本领”恐慌不会作为。

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是从政为官的“题中之义”,但部分党员干部身上滋生暗长的“三不为”却和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格格不入,不但会影响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有可能疏远党群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深究为官不敢作为、不愿作为、不会作为的背后,胆小怕事,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作为心态也好,觉得福利减少,升迁无望缺少激励不愿作为也罢,甚至以“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不会作为托辞一言蔽之,说到底,病根还是缺乏主动作为、善做善成的担当精神。

破解干部“三不为”需破立并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目的和动力。一方面,要强化干部担当意识。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动真碰硬”的态度彻底破除部分党员干部“害怕担责不敢作为”的顽瘴痼疾,彻底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既然选择了从政这条路,就应该心系万家灯火,牵挂百姓福祉,大胆主动去干事创业,不应该局限于个人得失上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完整系统的问责机制体制和“容错、免责、激励”机制来化解“三不为”现象。对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干部,要让他丢“帽子”、挪“位子”,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干部培养使用的常态。对于站在人民立场“敢打敢拼”的“先行者”,要通过完善“容错、激励”机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积极干事、创业、改革的浓郁氛围。与此同时,还要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领导艺术、专业能力等学习提升,彻底补足“精神之钙”,解决“本领恐慌”。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破立并举,给党员干部吃下“定心丸”,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厚植干事创业的“新引擎”,才能让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在广大党员干部身上蔚然成风。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