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5日14:25 来源:宁夏日报
前几日,读到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一个故事。郑板桥喜爱书法,临摹了很多名家字帖,可总觉得进步不大,为此很苦恼。妻子见状就宽慰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一语道破天机,他幡然醒悟。此后他力求创新,自创一体,这便是大家所知晓的“板桥体”。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借鉴他人经验,是提升自己的好办法。可如果一味地追随、模仿,而不求思索、创新,往往容易陷入亦步亦趋的尴尬,难有突破提高。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果只是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同样容易面临相同的境地。
连日来,创新这个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因为创新是刚刚闭幕的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最鲜亮的关键词之一。从“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到“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创新成为宁夏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不仅有热度,更有分量,在整个报告中具有重要位置。
“创新引领发展的主动力”。在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名列首位。在这种发展大势中,我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创新驱动,也因此被此次党代会报告列为“三大战略”之一。
创新,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区情所需。我区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省区,基础弱、条件差,发展中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发展不足是最大的区情。发展不足,从深层次看,主要还是创新不足。在新一轮竞争中,我们传统的发展优势正在减弱,有的已经丧失,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创新慢了就要落伍、掉队,甚至会落得越来越远。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要求我们,要“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他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的领域,越需要推进科技创新,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并勉励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可以拔得头筹、占得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这是激励,更是今后我们奋斗前行的方向。应当承认,受限于发展基础和地域条件,我们在研发投入、研发能力、研发人才等方面,跟东部发达省区有着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支撑力不强。在追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拜别人为师,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提高。但任何的学习、借鉴、引进,首先需要我们因地制宜,考虑“水土相服”问题。曾经出现的那种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落后淘汰、甚至污染环境的项目引进来的盲目冲动,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用过时的、落后的科技产品“武装”自己,不可能缩小差距。
创新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热热闹闹地营造假象。在创新这条路上,一定有挡路的荆条、绊脚的石头,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该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经历一番披荆斩棘,否则,良机稍纵即逝,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孙莉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