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道德转型,为何转,向哪转

张跃刚

2017年06月09日08:21    来源:人民论坛网

原标题:道德转型,为何转,向哪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进步,成就举世瞩目。但与经济进步和物质繁荣相伴而行的,并不都是道德繁荣,中国也有陷入道德泥淖之中的可能和危险。要避免道德困境,需要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道德困境根源的基础之上进行道德转型。

道德悲观派与道德乐观派的各自看法与依据

对于中国是否陷入道德困境这一问题,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把主张中国陷入道德堕落甚至道德沦丧的一派称为道德悲观派,把持对立观点的一派称为道德乐观派,我们会发现道德悲观派有事实凭依,道德乐观派也有证据支撑。

道德悲观派最常见的观点及依据有如下。第一,人们对道德状况的不满有增无减。物质文明建设进步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未有相应的提高。第二,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揪心。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染色馒头、瘦肉精、塑料米、地沟油等造假事件时有发生。第三,基本道德动摇失守。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社会上却出现过连扶不扶摔倒的老人都要讨论一番的现象。

道德乐观派则认为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道德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主流道德舆论和道德观念积极、健康、向上,道德榜样的层次丰富多样,人的权利得到极大的尊重和保护,慈善活动、志愿活动等公民道德行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道德悲观派指出的事实虽然不能完全否认,但这些事实不是道德状况的全局和发展趋势,而仅仅是社会转型期过渡阶段的暂时现象。当然对这些消极的局部事实和暂时现象也不能忽视,应该审慎地分析、理性地思考,找出其背后的根源。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变迁

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滑坡问题也是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首先是经济方式的转轨和转型,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的转型是最为根本的转型,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转型后,上层建筑也要随之转型才能适应经济基础进而维持社会稳定。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文化,自然也需要发生相应转型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划分主要是以生产力为标准,在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以与陌生人交往的数量和频率及陌生人的重要性为指标把社会划分为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就是在一个社会里,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要跟熟人打交道,熟人的重要性远超过陌生人重要性的社会;反之,则是陌生人社会。

在传统社会里我们接触熟人的数量和频率远远高于接触陌生人的数量和频率,熟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陌生人,所以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熟人往往比陌生人重要。然而,在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商业经济高度繁荣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要与陌生人接触,接触陌生人的数量和频率远远高于熟人;人们与陌生人交流信息,交换产品,陌生人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超过了熟人。在传统社会里人们依赖于熟人,而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依赖于陌生人。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要是一个熟人社会。改革开放初农村人口是中国人口的主体,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农村,无论是生产协作、产品交换,还是生活交往主要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与此同时,城里人大都处于单位之中,而单位就是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总之,这个时期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处于熟人社会之中,人们工作和生活主要与熟人打交道,对人们生存与发展起最重要影响作用的是熟人而不是陌生人。改革开放以来熟人社会已经悄然转变。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开启,社会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2015年末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7亿人,这表明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传统社会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

无论从微观视角还是从宏观视角看,社会存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转变都是根本性的。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人们所处的人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格局需要不同的伦理文化精神。在陌生人社会里需要有处理陌生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文化。然而在中国社会经济和人际关系格局已经转型的背景下,道德转型未能及时跟进,缺乏处理陌生人关系的原则,没有形成可操作的道德规范,这才是导致了中国当下出现道德困境的根本原因。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要彻底解决道德困境问题,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转型。

笔者认为,道德转型至少涉及道德建设的路向、道德作用的机制、道德规范的制定、道德规范的践行四个方面,最终要实现四个转型:由熟人道德转型为陌生人道德,由他律道德转型为自律道德,由权威道德转型为自主道德,由文本道德转型为活动道德。

由熟人道德转型为陌生人道德

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根据道德所调整的人际关系体系的不同,可以把道德区分为熟人道德和陌生人道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是儒家的,儒家道德规范体系可以概括为“三纲五常”,也就是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五伦关系;其中主要是家庭内熟人关系,君臣也被当做类“父子”的熟人关系来处理,五伦道德都是熟人道德。在五伦关系中没有陌生人的维度,所以中国的传统道德主要是熟人道德。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中国的传统道德之所以是熟人道德,其物质根源在于小农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当今社会,陌生人比熟人更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决定着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陌生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熟人。“如何对待陌生人”、“如何处理与陌生人关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超过了熟人问题。传统的熟人道德无法很好地解决陌生人关系问题。要解决陌生人问题,就需要对熟人道德规范进行改造和创新,实现道德规范的转型,把陌生人维度纳入伦理规范。

由他律道德转型为自律道德

道德与法律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道德规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是由政治的、行政的机构所制定,也不靠强力的、威胁的手段去维护,而是由人们约定俗成,并且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来维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由政治的、行政的机关来强制执行。在熟人社会里,一个不讲道德的人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熟人圈子的人轻易不会违背道德。在熟人社会里,道德的舆论机制能够非常高效地运转和发挥作用,这种机制对个人来说主要是一种外在机制,是一种他律机制,因而熟人道德也可以称为舆论型道德或他律道德。

然而,熟人社会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道德机制到了陌生人社会却丧失了用武之地。陌生人社会里的每个人对其他人来说几乎都是陌生人,人们互不知悉,不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和信用状况,不了解对方的来龙去脉,从而缺乏足够的信息作出道德鉴定,从而不能对之进行舆论谴责,所以舆论道德发挥不出它在熟人社会里的那种效力,道德他律机制失灵。道德他律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规范人的行为固然可以诉诸法律,但法律实施成本太高,更重要的是法律只能关涉人的行为无法关涉内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只有道德才能矫正行为同时又能矫正心理,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伦理道德在任何社会里都不可弃之不用。

既然陌生人之间道德他律机制失灵,那么就只能诉诸道德的自律机制,使道德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型。

由权威道德转型为自主道德

“无人监督,我也守法如常”,这已经是初步的自律了,但还不是真正的自律,因为人们所守之法不是出于自由自愿的选择,而是出于权威的设定,只是人们习惯了而已,这仍然是权威道德。权威道德不是真正自由的道德,因为这种道德的具体内容是由他者设定,遵守者仍然没有真正的自由。

与权威道德相对的是自立道德。自立道德就是自我不受任何异己力量的宰制独立不倚地确立行为的准则并恪守之。自立道德确立过程中所受的宰制力量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宰制力量,即上面所讲的权威道德,另一种宰制力量来自主体内部,它就是个人的偏好,人在偏好动机宰制下确立的道德即偏好道德。偏好是爱好、欲望等一切非理性冲动的总和,在偏好状态下,人们随心所欲,似乎也是自由自在的;其实不然,随心所欲的人不过是像其他动物一样,受本能支配,是自身欲望的奴隶,如吸烟上瘾的人不过是香烟的奴隶,吸毒上瘾的人不过是毒品的奴隶,他们毫无自由可言。自立道德就是既要摆脱外部权威的统治,也要超越内部偏好的宰制,不做任何异己力量的奴隶,自己就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由文本道德转型为活动道德

广义的知识有三种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品德性知识。前两种类型的知识是美国学者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除了这两种知识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它是关于“应该怎么做”的知识,如敬老爱幼、团结互助都是这类知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因此称之为品德性知识,人是否具备此类知识也要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判断。

从知识的存在形态视角进行考察,知识主要有文本形态和活动形态两种。活动形态的知识则是直接体现于活动中或者通过活动物化在其他载体中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处于文本形态就可以发挥作用,掌握此类知识只需我们动脑记住就可以了。程序性知识则必须处于活动状态才能发挥作用,掌握它必须付诸活动,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如果你想学会游泳,只是死记硬背游泳的动作要领是不够的,必须亲自下水练习不可。品德性知识是价值性规范,掌握它除了动脑动手外,还会涉及到情感层面,触及灵魂,改变信仰。处于知识形态的品德性知识是不会发生实际作用的,道德主体必须通过自愿自由活动,将之转变为活动形态,才能具备真正的、现实的德性。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①秋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求是》,2012年第1期。

②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