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6年07月11日16:32 来源:《内蒙古日报》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风格豪放、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胸怀广阔,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开篇三句对北国雪景的描述,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不禁让人心驰神往。
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形状上好似一只回旋镖,面积有118.3万平方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多公里,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较高的纬度和海拔使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夏季短暂、冬季漫长,同时还伴有频繁的冰雪天气。严冬漫漫、冰天雪地的环境看似恶劣,但这却是内蒙古的真实面貌,是内蒙古固有的自然环境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简短的话语辩证地结合了两项工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辩证思维对内蒙古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启迪,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立足现实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内蒙古地广人稀,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耕地的人均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自然环境的破坏却日趋严重。由于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人口增长等原因造成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耕地和草场面积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日益突显。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设立单独篇章阐述生态文明,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为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内蒙古应以此为契机,突出自身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用自己的原始美、生态美、自然美、民族美为人民带来福祉,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要想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肩负着生态责任,处于主导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标准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培育全新的生态道德和伦理观,倡导绿色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财税政策和相对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激励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实现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工程建设将内蒙古的劣势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比如,占内蒙古面积1/3强的荒漠化地区,是荒芜干旱的不毛之地,但也是日照天数最多的地区和大漠风光最为典型的地区,强烈的阳光、连绵起伏的沙丘、神秘的自然景观……这些看似恶劣的生态环境,但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发展太阳能产业、旅游产业、科学研究项目,让荒漠地区充满生机,让荒山野岭变成金山银山,从而推动内蒙古沙产业的发展。
在内蒙古的对外宣传方面,政府可以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思维翻转人们对于内蒙古的印象。比如,内蒙古许多地区的冬季虽然是冰天雪地,但也是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辽阔的草原、连绵的群山、纵横交错的河流都被白雪覆盖,再加上淳朴好客的人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样的自然禀赋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吸引游客在冬季到这里旅游,让内蒙古的旅游淡季变成旅游旺季,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从而打破内蒙古旅游业季节性单一的屏障,进而推动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政府由于特有的号召力、影响力、强制力以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具有引领践行的主导职能,政府的生态环境责任是政府的政治责任、人文责任的有效延伸,体现了政府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许多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的环境行为。企业环境行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促进自身创新,进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面对来自政府、市场、公众的环境压力,企业应采取宏观战略、制度变革和生产调整等措施和手段,接受环境压力,并转为环境成本,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认知,做出相应的环境行为响应,将一部分乃至全部纳入企业预算,使原来由社会承担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转为企业承担,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绿色发展模式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是内蒙古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政府也必然会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和环保标准加大企业的环境成本,因此,提前采取绿色战略的企业必将会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即需要政府层面的保障机制和企业层面的自觉行动,又需要社会层面的监督推动,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积力之举无不胜,众智之为无不成”。美好家园要靠我们共同建造,每一个公民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和监督者,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环境质量改善的巨大力量。建设美丽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是我们每一个内蒙古人的应尽的义务和努力的方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执笔人:王珊)
相关专题 |
· 《学习论理》——内蒙古日报理论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