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5年11月23日10:58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24日
“小康”是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早在西周时期,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诗经》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意思是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体现了老百姓对宽裕、安乐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儒家思想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后来也多指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小康”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他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赋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以新的内涵;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当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平均数,而且要看大多数,体现了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深刻认识,把握住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农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改善农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举凡人口大国,其发展过程中,吃饭问题始终无法回避。“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画饼充饥,而要解决吃饭问题,农业就是重中之重,而这,也是长久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将农业放在事关全局稳定的战略地位来考量的根本原因。其二,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农业人口始终占据较大比重,那这个国家的城市建设得再漂亮,城里人的收入再高,也代表不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必须要通过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来进行衡量。
人口基数庞大,农业人口众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断的重要事实背景。换而言之,中国到2020年能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不在于北京,不在于上海,更不在于城市,关键在农村、农业和农民。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起决定作用的是最短的木板,短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性因素”,如果短板总在木桶上“扯后腿”,即便长板比短板高出再多,也没有多大意义,装再多的水都会漏掉,装的水越多,浪费也就越大。想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补齐短板。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补齐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从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程度上来看,农业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约,改善农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先说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需要同步协调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却稍显滞后,尽管我们的粮食生产年年丰收,但粮食安全仍面临挑战,部分粮食和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连创新高。此外,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很多农民务农积极性下降,外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乡务农、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上述问题制约着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将这些“绊脚石”搬开,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就难以从根本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极易导致农业萎缩,回过头来还会导致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受阻。
再来说改善农村面貌。当前,广大农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饮水安全、用电、水利设施、公路建设、边远地区出行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公共文化资源较为短缺,农村社会福利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差,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峻;村庄建设较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村容村貌较差,房屋分布无序。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挡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前的“绊脚石”,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所以说,改善农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最后来说农民收入。同其他行业和职业相比,我国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体较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2014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54.77%,但农村常住人口仍有6.2亿。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89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2.75:1,绝对差距为18355元。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更低,而国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在2:1以下。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尤其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更是难啃的“硬骨头”。收入水平较低,也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16674.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5414.5元,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08倍。农民收入是小康指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要素。如果农民收入不能得到切实较快的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中国要强,农业一定要强;中国要美,农村一定要美;中国要富,农民一定要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曾当过党支部书记,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关注的也是农村问题,总书记有着浓厚的“三农”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一定要强;中国要美,农村一定要美;中国要富,农民一定要富。”要做到这些,就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要让农业成为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就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加大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要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要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把公共资源的投入由城市为主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不断改造升级传统农业,把传统的村落改造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的农民改造为适应生产分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逐步消除农民和市民在实质上的差别和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而只是社会职业分工的不同;要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要实施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包括: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事实上,不论是之前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还是现在的脱贫目标,其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三农”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老乡”仍然是“小康”的关键。
“十个全覆盖”:惠民生、补短板、促协调、重共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就在于“全面”二字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多次提到补齐短板这样的话语,还特别强调:“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前、重任在肩,“三农”工作的高度和重要性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大政方针,大力推进“三农”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大不相同,各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因地制宜地促进本地区的“三农”工作。
对于内蒙古来说,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农牧业的发展、农村牧区面貌的改善、广大农牧民的收入增加,都是避不开、也绝不能避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虽然发展迅速,但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农村牧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农牧民的收入也和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这些短板的存在,不仅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限制了农村牧区民生事业的发展,也是内蒙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必须要搬开的“绊脚石”。
2014年0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大的动力。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推广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内容包括: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和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这十个工程,旨在改变农牧区生活面貌,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发展。
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大部署。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是系统全面地补足农村牧区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确保内蒙古与全国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也许很多人觉得,“十个全覆盖”这样一个大工程,肯定是非常“高大上”,但事实上,“十个全覆盖”就是十项细密的惠民政策,将触角延伸到了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的是农牧民住的房子怎么样,喝没喝上放心水,用没用上电,村里的路好不好走,买东西方不方便……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内蒙古正是用看似细小的民生细节,为农牧民的幸福加码,织就起一幅农村牧区新画卷。
实施“十个全覆盖”之前,一些农牧民住的还是土坯房,喝的是井水,走的是泥土路……生活质量大受影响。有村民编了句顺口溜:“庄户人最怕下雨天,尤其怕下连阴雨,一来担心房子塌,二来得等水净化,三来路上泥洼洼”。随着“十个全覆盖”的实施,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常电,还看上了卫星电视,这些细微改变开始汇聚成改变农村牧区面貌、改善农牧民生活的强大“暖流”。有农牧民又编了一首三句半:“村村通电家家亮,家用电器都用上,杀猪宰羊有冰箱……”从过去的顺口溜,到现在的三句半,“十个全覆盖”给农牧民带来的改变,可见一斑。
“十个全覆盖”妙就妙在一个“全”字上,也就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嘎查村都要全面建设,一个都不能少;农民、牧民以及林区垦区的职工都要全面覆盖,一户都不能落下。事实上,“十个全覆盖”实施到现在,除了向农村牧区提供水、电、路等公共产品,还延伸了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补齐了农村牧区的短板,夯实了农村牧区的发展基础。可以说,“十个全覆盖”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内蒙古农牧民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的新路径。
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采取了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惯性得到极大扭转,各地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有力抓手,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办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理念在无形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贯彻,激发了农牧业的发展活力、农村牧区的要素潜能和农牧民的创业热情。此外,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各级各地牢固树立产业主导理念,培育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富民产业,为农村牧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个全覆盖”工程成为内蒙古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规模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2015年,仅仅是“十个全覆盖”计划三年中的第二年。第二年就已经让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生活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不由得让我们更加期待“十个全覆盖”的第三年。我们坚信,随着“十个全覆盖”的深入实施,那些从民生细节中慢慢积聚起来的点滴而持久的改变,最终必将汇聚成提升农牧业发展,改变农村牧区面貌、提升农牧民收入的磅礴大力,为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一个分量十足的“砝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蕴含了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只要我们心系“三农”,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补齐短板,让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成真。
(执笔人:李振南 杨慧兰)
相关专题 |
· 《学习论理》——内蒙古日报理论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