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付芹
2017年06月07日14: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再次捧读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读到书中《从政杂谈·青年干部四忌》这篇短文,被文中饱含深情的劝诫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所吸引和感动。他在文中告诫青年干部:“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切忌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语出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通常是指要求的标准很高,但实际上自己做不到。在工作中偶尔会听到一些青年干部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牢骚和抱怨,不满自己从事一些基层繁琐的“小”工作,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无伯乐赏识,忧虑自己“千里之才”被白白埋没,因而终日自怨自怜,郁郁寡欢。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长此以往,满腹学识渐渐僵化,满腔豪气渐渐消散,与现实工作渐渐脱节,被“边缘化”、被“束之高阁”,终致一事无成。
不能否认,青年干部年富力强、视野开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再加上学识丰富,的确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潜力股”。但是一些青年干部也因此心高气傲、心浮气躁,在工作上好大喜功,恨不能一夕之间就成绩斐然、平步青云。但能力上的“才疏学浅”和实践中的“经验缺失”无法满足其“远大志向”,空有一腔抱负,却缺少实现的根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世界上任何“大事”都不是孤立抽象的,而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青年干部要想干大事,必须克服眼高手低的习气,明确个人定位,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要“眼低手高”,乐于拾遗补缺、扮演“跑龙套”的角色,真正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对待任何一项工作,从身边细微处着手,完成每一个任务,积少成多,如此才能逐渐积累经验、逐步得到认可、逐渐步入佳境,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
“万丈高楼平地起”,青年干部要踏实肯干,深入到基层一线,接触最繁杂细微的日常工作事务,将面对基层群众得到的处事方法、工作思路和经验教训都当成最宝贵的财富积累起来,把基层作为锻炼才干的“熔炉”和“学校”,就像习总书记说的:“年轻干部多‘蹲蹲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青年干部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通过不断的思考、摸索、总结,让自己的行事风格成熟起来,并且要保持平常心态,久久为功、日日精进,才能厚积薄发,登上事业巅峰。
相关专题 |
· 网评精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