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思想纵横)

改革攻坚需要决断力

马宏伟

2017年05月25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最近,笔者的一位亲人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长了结节,由于尚在早期,不好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恰在此时,她工作了20多年的公司提出和她解除劳动合同。在协商补偿方案时,需要考虑是不是得了恶性肿瘤这个因素,这就需要确诊。她跑了几家医院,看了几位专家,有的说非常可能是恶性,有的说有80%的可能是恶性,但就是不能将是否为恶性写到诊断报告上。最后,在一家肿瘤专科医院,一位业界非常有名气的医生认认真真地做了两遍B超检查,作出明确结论:左侧的结节为恶性,右侧的为良性。

  这位医生的决断和担当,解除了患者的尴尬和困扰,可以说非常及时。其他几位医生只能作出非常可能、有80%的可能等判断,但都不能落实为白纸黑字的确切诊断。这固然有科学性的考虑,但在需要即时确诊的情况下,仅仅有科学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这种场合,最需要的无疑是决断力和担当精神。

  由此引申开来,领导干部在推动改革发展中是不是、能不能抓好落实,很多时候取决于是不是具有决断力、能不能作出决断。在必要时敢于拍板、敢于负责,就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有效推动工作,甚至可以办成一些长期办不成的事。反之,遇事犹疑不定,甚至因怕担责任而推诿拖拉,则很可能贻误时机、耽误大事。

  在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这些举措大多针对的是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落实。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改革担当、事业担当、责任担当,在关键问题上敢下决心、敢于拍板。应当看到,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针锋相对,提出的措施要有针对性。这就会触及深层次矛盾,需要处理复杂利益关系。但是,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如果相关负责同志不敢承担责任、缺乏决断力,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知难而缓、因难而退,结果就只能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可能让好的改革发展举措真正落地见效。

  当然,敢于作决断绝不是盲目决策、瞎指挥,而要建立在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医生确诊病情,靠的是高超的业务能力、讲究的是科学准确,而不是为了照顾谁的需要。实际上,前面举的例子中,那位名医并不知道这次确诊对病人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但她凭借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负责的态度作出明确的诊断,为病人解了燃眉之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敢于作决断、善于抓落实,至少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吃透中央精神,把握正确方向,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改革发展。二是要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摸准摸透,通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了解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有“吃透两头”,才能把中央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既搞清楚改革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又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的方案才会有底气、接地气。

  还应看到,领导干部敢于作决断,并非大包大揽,也不是凡事都要决断,而是要因时因事制宜。在通常情况下,有些病变暂时难以确诊,只要定期复诊、密切观察就可以了。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一时看不准,需要先行试验、积累经验;有些工作需要留出一定空间,由执行者根据实际相机处理、灵活把握。这些情况都不需要过早下结论、过多干预。但有些工作、有些部署有明确的方向、要求、底线,则要当机立断、敢于决断。这是对领导干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25日 07 版)

(责编:杨丽娜、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